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科教 | 以数字科技激发艺术发展新能量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启幕

2024-04-19 17:23 来源: 文旅中国

近年来,数字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带来新机遇,特别是数字艺术等新的艺术门类的产生,使文化供给更多元、文化消费更强劲。在这一浪潮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于4月19日正式启幕。展览旨在梳理当代中国数字艺术的创作成果,展示中国数字艺术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精神面貌,彰显数字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开拓数字艺术的领域视野,激发艺术创新驱动社会创新的艺术发展新能量。

以数字艺术创新回应时代命题

以数字技术为媒,艺术拥有了更强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可变性等特质。综合运用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了丰富的互动感官体验与自主思考的余地,使观众沉浸其中,是数字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

展览中,艺术家郭耀先为观众呈现了一件互动性很强的综合艺术作品——《天书》。作品处在实时变化中,艺术家选取摩斯电码中最为简单和基本的语言符号和组织逻辑构建于新的编织结构中,通过观众的参与,不断增加系统的变量、积累、迭代与蜕变,试图建构出新的“词汇”“语句”或是“诗篇”,同时也在不断消解上一秒的“语义”,以在更深的层次与观众一同探讨“概念”的生成与消解、失序与重构的多维过程。

数字技术媒介让艺术表达更加多元,也拓展了艺术创作的内容边界,创作者逐渐开始通过数字艺术阐释对社会演变、生态保护、科技发展等话题的思考与关注。

来自艺术家郑中的作品《数据黑沙》,以澳门黑沙海域海浪水文数据与近海气象数据为素材,综合应用多模态视觉知识的提取为方法,以数据为素材,数据知识为媒介,数据艺术为方法,尝试物理、事理、情理、数理等数据形态的关系转化,从而引导观众对生态、科技、人文关系产生思考。

古今对望 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如今,借助数字技术激活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意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数字艺术实践的又一重要方向。在数字技术辅助下,中华美学彰显独特吸引力和强大感染力,为中外沟通架起新桥梁。

本次数字艺术大展中,有以《洛神赋图》为灵感,数字化赋能的“展演秀”融合项目——寻迹洛神赋,此外,还有仇英版《清明上河图》《金陵图》两件国宝文物以数字艺术的形式亮相,向公众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东方美学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是唯一一家被特邀参展的博物馆机构,其以传世文物《金陵图》为蓝本打造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览现场,动态的巨型屏幕之上生动还原了南京城门、商业街、秦淮河、书院学堂等宋代南京的繁华景象。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通过数字艺术还原的宋代城市风貌,通过佩戴定制手环,从9个宋代人物形象中选取自己心仪的角色,“穿越”回1000年前宋代中国,于宋时南京古城自由漫步探索,体验古代百姓平凡的一天,获取这幅传世古卷中所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与知识,真正实现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据馆方工作人员介绍,德基艺术博物馆作为一家文博机构,始终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当代叙事语言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视为责任与使命。基于对文化传播的深度思考与坚定实践,将前沿科技与学术内容深度融合,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应运而生。此前,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已受邀亮相美国波士顿,以“因地制宜”的展览形式,为国际友人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典藏佳作背后的文化渊源,生动地构建了世界对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想象。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是对过去十年中国数字艺术的一次集中梳理和展示,也是对数字艺术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数字艺术不仅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多种技术手段的堆砌应用,而是应该在全新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兼具学术内容深度与内在情感温度,如此才能走好未来之路。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艺术家、内容创作者与机构探索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以更多优秀作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数字艺术展现蓬勃生机。

 (图片由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提供)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