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持续关注乡村建设,陕西省旅游设计院以创新为驱动,发挥专业优势,以文化赋能乡村、产业赋能乡村、生态赋能乡村,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文化兴村 助力乡村振兴固守灵魂
马鞍山村,因一座形似马鞍形状的山峰而得名。这里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革命老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和生态脆弱区。陕旅设计院通过公共文化场馆集群建设,致力于提供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型优质文旅产品,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未来将建成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极大促进喀喇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成为文化赋能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板。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设计院扎根黄河沿岸的陕西佳县木头峪村,协助推进木头峪村强化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家风家学教育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弘扬工作,为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木头峪村建成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国传统家文化“人文乡村标本”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优先 践行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红利。设计院在乡村农旅项目建设中致力于打好“生态牌”,用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秦岭深处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黄柏塬村,陕旅设计院在规划中,始终以秦岭原生态保护为前提,做足秦岭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充分突出秦岭原乡生活场景为重点,让游客从餐饮体验、住宿休闲、自驾游览、山间度假等多方面体验秦岭原乡的乡土文化和生态魅力。并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基础,营造板栗林、核桃林等优质林果环境空间,以此推动高端民宿、傥骆步行街民宿群的建设。
草池湾是秦岭南麓的一个自然古村落,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国宝朱鹮选中的地方,也是绿色有机大米的沃土。在审视草池湾未来发展中,设计院以保留乡村原生体验为基础,打造陕西石泉特色“人鸟共生”乡村生活体验地。在这里,可以看山看水,体验农耕,品味米香,观鸟,钓鱼,享受宁静诗意的田园生活,走出一条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发展有机产业的绿色蝶变之路。
产业赋能 奋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陕旅设计院立足乡村自身实际,培育、发展和壮大地方特色乡村产业,坚持走好融合发展的路子。由设计院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的陕西旬邑“西头·乡舍”和“西头·欢乐牧场”,探索了一条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树立了一个标杆。
陕西汉阴县凤凰山南麓下到东河村作为堰古梯田核心保护区。陕旅设计院深挖东河村乡村生态特色,以“凤堰古梯田”为本底,发展集“山、水、田、屋、寨、村、农”为一体,融“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于一身的“美丽中国”的乡村实践。
近年来,陕旅设计院切实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主要业务方向之一,聚力突破,创新引领。“我们将通过文化传承塑造特色、产业激活拓展赛道、环境提升构建场景,实现风景到场景再到美景的转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及时洞察游客消费诉求,擘画与新时代共振的壮美画卷,走出一条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陕西省旅游设计院院长李亚军说。
(相关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