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这里四季百样景,每种景致不寻常,有诗云:春日清江香满江,夏日清江雾连环,秋日清江红似火,冬日清江水生烟。
国家5A级风景区——清江画廊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涵盖隔河岩大坝以上至水布垭盐池温泉,沿清江一线的所有旅游景观及景区景点。包含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三大核心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四大甲级旅游景区之一。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隔河岩电厂也在此。由于隔河岩电厂的投产运行,大坝的建成,才形成了水库。从1993年蓄水发电开始,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每年都要到水库去几次,今天有机会登上游船复游,心中有几分窃喜,主要是因为疫情以来游客较少,景区不会太拥挤,可以静下心来,尽情领略欣赏清江优美典雅的自然风光与独具特色的土家族人文景观。游船溯江而上,便融进了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中。
清江水清,名副其实。清澈的河水恰似帝王绿翡翠般鲜活透亮,并随着水深的差异,颜色会呈现出浓淡不一的变化,时而像三月早春草原上的浅绿,时而如八月仲夏白杨树下的浓荫。而当客船驶入5000米左右长的倒影峡时,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称奇。两岸的青山徐徐地相对而出,它们有的状如高大伟岸的巨佛,有的形似开屏的孔雀,还有的仿佛是嬉戏打闹的猕猴,群山渐次将婀娜的身姿投至江面,且慢慢被拉长、被淡化为船边的涟漪。人们便恍如展翅低翔的燕子,擦着水面徜徉于高山峡谷之间。
途径仙人寨时,游人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土家族的吊脚楼。这种民居大多依山临水而建,它们背靠山崖从而牢固安稳,又面朝江河便于居民出行,粗大的木柱撑起屋架,不仅可以防蛇隔潮,而且能尽显灵动之美。房屋整体为木质结构,分为两到三层,每层外围设有回廊,墙壁上还装饰着各种彩绘,愈加显得古朴而绚烂,斜倚栏杆观山景、赏水色该是多么惬意呀!而导游还会为游人介绍许多土家族特有的风俗。
比如当有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时,土家人会唱着山歌跳起文化名家、“巴山舞之父”覃发池编排的巴山舞,歌声婉转高亢,似百灵鸟的啁啾,而舞姿更是古朴优雅,每个动作都是日常生活的缩影,有的来自田间农活,有的源于林中狩猎,一招一式简洁而舒展,彰显出土家族人民豪迈奔放的性情。他们还有自己别具一格的“跳丧”表演,这是一种集歌、舞、话为一体的祭神戏剧,表演者穿上土家民族服装,时而摇头耸肩,时而左右跳摆,口中还念念有词,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感。
游船最后停靠在武落钟离山码头,游人可以爬到山巅一览清江美景,还能领略到土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处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土家人的祖先就诞生在山中的赤穴和黑穴两个山洞里,当时有巴、樊、晖、相、郑五姓部落,经过激烈的争夺,最终巴氏的务相成了首领,被尊称为“廪君”,《史记》对其有专门的记述。在他的带领下巴人不断壮大,并向西发展建立了巴国,巴人的一个分支即演变为土家族。廪君死后化作了白色的老虎,所以土家人自称是“白虎之后”。
武落钟离山上有赤穴、黑穴、廪君像、向王庙、盐女岩、石神台等遗迹,游人目睹这些满含沧桑的景点,犹如触摸到了土家人的历史脉络,对这一少数民族有了深入的了解与认知。美不胜收的清江画廊即多了厚重感,人们也便宛如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沐浴,清爽与新奇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武落钟离山的岩洞孕育了一个部落的先民,清江的水滋养了他们的后世子孙,繁衍为有着38万人口的民族(户籍人口,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数据)。无论是沧海桑田,还是风霜雨雪,都阻断不了人们一往无前追求幸福的脚步。
(本文原载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宜昌市散文学会会长温新阶和妻子秦娥老师共同创办的公益性文学类微信公众号《印象红磨坊》)
【作者简介】张进,男,中共党员,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检修公司综合主管。为人仗义,富有爱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曾资助帮扶几名贫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热爱文学,喜欢诗歌及散文。文笔幽默轻快,有多篇新闻、文学作品在《文旅中国》《微清江》《印象红磨坊》等新媒体发表。人生信条:闲时莫论人非,静卧常思己过。
(文中图片由本文作者张进、编辑胡振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