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本次诗会处处体现“花”意,其中有对花之经典作品的重现,如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商虹与尹添带来的器乐二重奏《茉莉花》,还有ROCKCANDY人声乐团演绎的《夜来香》及《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音乐作品都弥漫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州的风情。广州市现代音乐协会现代乐团演奏的《向日葵》是对花卉的赞颂,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凤凰花女子合唱团在尾声推出的《梨花又开放》令全场沸腾。
活动中,著名朗诵家祖晴联合谢汪洋、叶逸曦、汪安东、刘芸彤、郑子珞等朗读者推出了R·S·托马斯的《花》、博尔赫斯的《玫瑰》、玛丽·奥利弗的《让花重新变得新鲜,她说》、策兰的《赞美诗》、胡达·阿米亥的《房间里的花》,这些诗歌写出了“花”的形状、生命、内在的灵魂,感染着观众。
广州正在建设诗词之都、诗歌之城。对古典诗歌的再创作,是这次诗会的一个出发点。主创团队选择了唐代张九龄的《送广州周判官》、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冬日对花绝句》、清朝梁佩兰的《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八首·其四》、清末康有为的《人日游花埭》,还有当代秦牧的《芳村行》、刘逸生的《芳村看花》、朱帆的《芳村·花》、陈永正的《望春回 芳村花市得梅一枝归作》等诗歌。节目编导陈晶晶介绍,这次尝试用多种方言来演绎古体诗词,把唱和诵结合起来,也寻找唱和诵之间的腔调,加上电子音效,与音乐交互创作的影像,呈现古体诗词的当代演绎。
本届诗会除了诗人杨克的《深林花影》、陈会玲的《到花田去》是之前写岭南花卉的诗篇外,安石榴的《水道与花田》、汪能平的《在大沙河公园观荷花》、仲思的《芳村,花香堆积起来地方》等都是为本届诗会所创作,由诗人粥样及朗读者谭玉洁、崔艺文、赵郭皓、李佳芯等人演绎芳村之花的芬芳。
这次诗会中,舞者陈舒畅演绎了著名诗人西川的《开花》。这个诗歌作品构建了作者、听众、读者等多重关系。灯光之下,水面之上,舞者身穿白色裙子如花盛开,叼着一朵玫瑰出场,从远走近,走到观众的面前来,就像是从梦境走到现实一样,异常惊艳。本次诗会总策划、著名诗人黄礼孩专门写了主题歌《素馨花,不问为什么》,由民谣音乐人谢芳作曲及演唱。
当天,诗会还安排了一场文学散步。主办方联合荔湾区文联顾问、著名诗人黄礼孩,邀请著名作家魏微、鲍十、艾云、曾铮,诗人杜绿绿、安石榴、谭夏阳,艺术家周钦珊、黄立言、夏天等40组成的文学漫步队伍,到清朝诗人梁佩兰出生地荔湾海龙街道周边进行采风,去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参观,深入大沙河湿地公园,品茗、赏花、奏乐、朗读,体验另一个陌生的荔湾。
(许建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