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福建古代砚文化的盛典——清·林在峨《砚史》校注出版

2022-12-09 21:53:06 来源: 文旅中国

日前,由砚学家吴笠谷撰写的《林在峨〈砚史〉笺证暨清中前期闽地砚学家丛论》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清代中前期,以福州城三坊七巷中的光禄坊为中心,出现了一个以林佶、黄任为代表,以许遇、林佶、黄任三个世姻文学家族为核心的藏砚群体,并连带催生出一个“文人砚”制砚流派——“闽派砚雕”。流风所及,一些官闽的外省籍官员受此熏染,爱砚、铭砚、藏砚一时成为风尚。因此,这个文人砚学群体,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性,但又不仅限于闽省一地。可以说,在当时以至整个清代,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乃至置之整个中国砚史,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意义。

林在峨系康熙时期书法名家、藏砚家,内阁中书林佶之子,擅长书画金石并精于刻制砚铭。作为清中前期闽地藏砚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林在峨留心收集本家族及该群体砚友所铭、所藏砚的拓片,并扩大范围,兼及其他时人所铭、所藏古今砚的拓片,积少成多,依次编排而成八卷;又遍求当时名流钱大昕、方苞、金农、高凤翰、袁枚等人题辞,复得二卷,共计十卷。初名《陶舫砚铭册》,后定名《砚史》。所以,林在峨《砚史》并非一部严格史学意义上的砚文化史,只是一部辑录时人砚铭、砚诗的诗文集。该书总计收入藏砚、题砚作者约170人、铭文砚约320方、砚铭及题拓跋文约400则(条)、题砚诗文近500首(篇)。就收入砚的数量及铭砚、题砚诗文内容的丰富性而言,在同时期乾隆内府藏砚绘图本《西清砚谱》、纪晓岚藏砚拓本集《阅微草堂砚谱》、高凤翰制砚藏砚拓本集《砚史》(翻刻本)之上,不仅是一部反映清中前期闽地砚学盛况及时人藏砚信息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中国砚史上的重要典簎。

由于作者林在峨失意科场,后客死苏州等原因所限,《砚史》并未刻版刊行,只有抄本传世。通过比勘,几种抄本中,按内容的异同大致可分为辑成于雍正十一年的初稿本和成书于乾隆十一年的定稿本,分别以上海图书馆所藏潘承弼先生原藏本和国家图书馆所藏朱文钧先生原藏本较有代表性。由于从初稿到定稿,屡经林氏兄弟子侄缉缀增删,两个版本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定稿本对初稿本中的内容有删改。而被删除的原始内容,不少是后来失传的孤证,对于研究清中前期闽人玩砚群体及当时藏砚界的状况,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只有将两本合读,方能窥其全貌。

鉴于上述原因,吴笠谷将国图朱氏本、沪图潘氏本两种稿本汇集合成,使成全璧。由于林氏《砚史》具有很高的砚学价值,因此又对该书所收铭辞作出笺释。同时,以《砚史》为主线,参阅闽人玩砚群体及该书中相关人物的诗文集及时人相关笔记文献,对清中前期闽人玩砚群体相关的学术问题加以论述,并从版本学角度对《砚史》各种抄本之间异同进行比勘。

林在峨《砚史》在当代校注出版的意义,首先在于对书中砚铭的解读。砚铭是“砚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砚史》所收铭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整齐,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哲理性,鲜明地体现出“文人玩砚”的审美趣味,对今人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其次,书中的题拓文字,还涉及诸人的砚事、砚学交流,为后人对相关传世铭文砚的考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砚史》还记载了清中前期制砚界、藏砚界的一些重要信息,此类记载对于后世研究清代藏砚史、制砚史均颇具史料价值。除砚学外,《砚史》对于了解清代福建文坛状况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该书内容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清代中前期闽地玩砚群体丛论》,收入《林在峨〈砚史〉研究》等学术论文四篇。下编《林在峨〈砚史〉笺证》,以沪图潘氏本为底本,除对《砚史》原文作出断句及详尽注释外,还厘清、校正了在传抄过程中所导致的差错、遗漏,并补入国图朱氏本被删内容,使该书的史料文献价值更具完整性。全书总计41万字,配彩图约100帧。

该书作者吴笠谷,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砚文化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制砚艺术30余年,兼习书画,并致力于古砚收藏、砚学研究,提倡“砚学”专门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近70余万字的砚学专著《赝砚考》《名砚辨》,以及韩国版专集《吴笠谷制砚、藏砚及书画艺术》。被誉为当代学者型制砚家代表人物。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