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沉浸式艺术展览背后的思考

2022-12-19 13:36 来源: 文旅中国


teamLab打造的大型沉浸式美术馆“无相艺术空间”

今天,随着数字语言的应用、信息的传播、网络普及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出现,科技与艺术的不断融合,以数字艺术为载体的美术馆、博物馆“沉浸式展览”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

沉浸式展览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体验。2015年,今日美术馆推出“今日未来馆”开馆展,较早地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空间的展示方式。2017年,沉浸式艺术体验展“teamlab:花舞森林与白日梦”在佩斯北京推出,引起轰动。2019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开启,更是将沉浸式艺术展推向大众,吸引了200万人次前来体验。2022年,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举办的“遇见毕加索、达利、凡·艾克”3个沉浸式艺术大师展,以及今年在苏州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推出的以“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的四季人生为主题的大型沉浸艺术展,都通过引入不同的数字技术与互动设计,带给观众奇妙的视觉体验。

数字化沉浸式展览背后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如何看待沉浸式展览的火爆?作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的新样态,沉浸式展览又给业界提供了怎样的新思考?

华丽的展示效果,加上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沉浸式展览近年来已经成为艺术展的吸睛利器,成功圈粉了一大批年轻受众,也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一股看展风潮。纵观这些展览,数字科技是沉浸式展览中最常出现的关键词,也是沉浸式展览的先决条件。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展览作品与展厅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这也就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感,拉近了观众与作品、展厅空间的距离。从某种角度看,沉浸式展览是策展人的艺术展、艺术家的实验场,也是观众的艺术盛会。

近年来,以科技为手段的展览大多通过图像、视频等平面元素进行整合,有时也加入装置元素的作品,使得新媒体视域下艺术门类的边界越发模糊。作为艺术展览,“沉浸”理应是在艺术之中。但目前看来,很多沉浸式展览一味追求科技手段、强调感官体验,颠倒了艺术与科技的主次关系,最终失去了艺术的内核。因此,对于策展人和艺术家而言,不仅需要调动艺术与科技的手段,更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打造现实与虚拟的双重沉浸空间。

互动性和趣味性是沉浸式展览的另一个特点,主要体现在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体验和作品内容上。“沉浸”不仅表现为客观存在的沉浸,也反映主观认知的沉浸。因此,既要注重营造客观的沉浸环境,又需关注观众的主观体验。观众不再是游览式地观看作品,而是融入在展陈空间中感受展览作品,如此打破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展厅中的艺术世界因多媒体的呈现而更加生动,而这些多媒体的一大特质是环境反馈与交互性,即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观众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而是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实现与艺术元素交流的体验效果。因此,观众需要主动出击,调动各种感官,给予心理暗示,激发内心的沉浸想象。当然,艺术家也设计了不少能够互动体验的作品,以此前在全球巡展的梵高沉浸数字展为例,现场观众可以追逐光影的脚步,用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色温;还可以拿起手中的画笔,绘制喜欢的星空,并同步在荧屏上与之展开对话。总之,观众与观众、观众与作品、观众与展厅之间共同演绎生动鲜活的沉浸式体验,这是“沉浸”的核心所在。

数字化、互动性、趣味性,这种沉浸式体验感代替了传统的“观看”模式,更加注重观者体验感及其在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所说:“传统审美观念中,观众和作品之间的是‘静观’,存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和隔阂。但在今天艺术更多的是‘融合’,强调主体与对象相互渗透。沉浸式艺术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

当下,美术馆、博物馆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传统展览场地转变为体验经济的场所。尤其是沉浸式体验类的展览,虽然有些大师的作品无法销售,但展览相关的文创产品、沉浸式剧本杀、亲子工坊和巡展门票等收入,对美术馆和博物馆来说,确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当然,沉浸式体验展也有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虚高的票价。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费俊就指出:“沉浸式展览的出现,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体验,尤其这种大师IP,许多博物馆仿佛也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但如果仅有光鲜亮丽的宣传和借势营销,虚高的票价下,是艺术沦为附属品的悲剧,那长此以往,所谓展览市场的热闹也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而已。”

虽然沉浸式展览在广泛多元的艺术环境与数字科技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涵。但不可否认,当下沉浸式展览良莠不齐,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艺术氛围不浓、学术深度不足、沉浸体验不佳等各种问题。因此,策展人和艺术家需要完善策展理念,打造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有人文情怀更有艺术深度的展览。对于观众而言,在打卡、拍照之余,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在沉浸展览的同时获得展览之外的想象和思考。

责编: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