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暖阳下,一场热闹的非遗活动在成都武侯区开启。10月28日,“非遗在社区”第十七届达摩武林大会暨武侯区非遗工坊授牌仪式活动在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非遗工坊授牌仪式,达摩武林大会祭祖仪式、拜师仪式、演武大会,非遗集市五大项目异彩纷呈,形成了“处处可体验、人人都参与”的局面。
“祭祖仪式”“拜师仪式”一直是达摩武林大会最主要的传承形式,由达摩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成都市武侯区达摩国术文化研究会会长何伟琪老师主持,再现了武术界的师德传承。
武侯论剑,武出精彩。演武大会吸引了50余名武术家及武术爱好者参与,老中青少四代武术人才共聚一堂,带来了精彩的武术盛宴。
记者了解到,“达摩会”在成都已有百年历史,与青羊宫庙会、花会并称“老成都三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俗风情,达摩会以团结武术同仁、推动武术发展为目的,以武术交流切磋、文化胜地聚会、民众观摩参与的方式,在成都形成了一个民间武术文化圈,每年都吸引五湖四海的武术同仁前来观摩。
武侯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刚刚过去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器乐周”武侯区主题活动,展现了武侯区非遗的独特魅力。第十七届达摩武林大会暨武侯区非遗工坊授牌仪式活动的举办,既是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未来武侯区将尽心竭力,让达摩武林大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武侯乃至成都的非遗名片。
非遗集市
一边是火热的比武现场,一边是热闹非凡的非遗集市。周末的望江公园人头攒动,市民游客大饱眼福,近距离体验了原竹鱼竿制作技艺、酱肉包传统制作技艺(李与白)、火锅传统制作技艺(大龙燚)、锔瓷技艺、陶埙制作技艺等20多个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分别开展了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成都市武侯区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本次活动还专门为武侯区荣获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的单位进行了授牌。
(武侯区文化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