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维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省画院联盟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功底深厚勤奋笃实的孔维克
孔维克从3岁开始学画,至今从未放下画笔。勤奋使孔维克成为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博学多才、探索领域宽泛的学者,又是一位在诸多领域精益求精、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家。按传统的观念以喻之,正所谓艺术探索如建金字塔,底座愈宽即垒之愈高;按现代理论来说,又如筑建当代摩天大楼,基础愈深则叠之愈高。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他的艺术之基在宽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国父纪念馆举办了山东画院孔维克院长的人物画大展,这是我在台湾见过的大陆画家来台湾举办画展最具震撼性的一次。他的作品不仅艺术个性鲜明、题材丰富、文化品位高且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尤其是他的艺术来源于大量的写生活动。他的那些水墨人物写生、炭笔头像写生、钢笔风景写生在美术教育上,也对台湾年轻一辈的画家或者学生,具有相当的启发教育作用。他的作品给我们最重要一个感触,即他主张写实。讲到写实,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素描功夫和速写的能力。当然转化成中国水墨画,更需要传统的笔墨功夫。他传统笔墨的炉火纯青,以及西洋素描的扎实功力,在他的水墨人物画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我们感到他将这两者已经完美契合。”
——江明贤(中国台湾师大美术系原主任、教授、山水画家)
孔维克水墨人物写生手记
水墨人物写生,是近代以来现代人物画转型创新的重要技法演习手段。它以中国传统水墨工具为载体,以传统的技法元素为主体,融入西方造型手法及写生观念,面对现实人物,直接下放摹写,将生活人物的鲜活形象、神态,用毛笔勾勒、水墨渲染来呈现。这不仅提供了画家用水墨工具与生活人物对话的技法磨合,也启迪着画家对大千世界的心灵感悟。
我在大学留校教的是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后调省美协工作几十年则再没画水墨人物写生。调省画院任院长并从事专业创作后,同时带领画院画家走进生活采风写生。我又接续了三十年前的这项探索。十几年来,先后到过西藏、新疆、广西、福建等地画少数民族,下矿井、去农村、进军营画工农兵。为将士传真、为百姓写照。
我每次外出写生,都是带着画架,背上毛毡,在六尺宣纸上不打草稿,用毛笔蘸墨直接勾划。当面对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用毛笔酣墨放笔直取写生时,体验了捕捉生动形象与精神世界对话的乐趣,尝到了在大自然中磨练随机应变的笔墨并因势利导至处理画面的甘苦,也体味到了鲜活的人物与变幻的笔墨转换之间的种种奥妙。
中国水墨人物写生是近代以来发轫的现代人物画,在转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与古代人物画范式中的目识心记不同,这种方法的转变注入了许多西方绘画的理念及当代性的元素,更需要调度造型能力,体现了画家对造型的理解、对传统的把握,以及用线施墨的功力,画面处理的综合素养。水墨人物写生能使你的笔墨技巧丰富生动,也能使你的精神和境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