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开设以来异常火爆,木雕培训、剪纸培训、网络直播培训、家政服务培训、企业职工岗前培训等吸引了当地群众纷纷前来学习。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就业是基础。近年来,旬邑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尝试,寻找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保证就业技能基础的突破口,集多方力量建成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双创科技园的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了实地采访。来到木雕培训班,当地木雕名人郑星文正在给学员现场示范教学,学员们听得都很投入。
郑星文是郑家镇郑家村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木雕传承人。他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但身残志坚。他从小酷爱木雕工艺,从初次拿起刻刀至今30多年,完成了的雕刻作品不计其数。他刻刀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虫鱼鸟兽形象逼真,工艺精湛。去年,他花费半年时间,依照当地北宋时期的泰塔,雕刻了高2.11米的木雕泰塔,塔身七层,结构复杂,高超的技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今年4月,在当地人社部门的支持下,在旬邑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了郑星文木工大师工作室,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加培训,在他的精心教授下,培养了学员对木雕艺术的浓厚兴趣,增长了技艺。郑星文为当地群众和残疾人树立了榜样,被评为“旬邑县创新创业先进个人”,荣获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木雕项目第三名。
据了解,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配套了实训室智化教学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容纳800人同时开展培训。培训项目多样化,让群众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多方位接受培训。一楼设置电工、焊工、木工、架子工、砌筑工、管道工、抹灰工、混凝土工等8个机电建筑类实训室。二楼设置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就业创业类培训项目,分别为养老育婴护理、家政服务与健康按摩2个实训室和4个综合培训室、1个多功能会议室。三楼为配套服务区,分为综合展示、餐饮服务、销售体验三个模块。
为了充分掌握群众的培训需求,旬邑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积极合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宣传公共实训基地相关信息,让群众了解熟悉。再协调各镇办,利用村级网格员力量,每月对群众培训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一次全覆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不同工种务工规模、企业用工需求、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公共实训基地将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1457人。经培训选拔的吕静艳、罗美妮2名学员,在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中,获得银奖和优胜奖,这也彰显了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实力和水平。
旬邑县公共实训基地以“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筑牢稳岗就业根基”为目标,以开展技能研修、提升培训、考核评价为主要功能,同时兼具技能竞赛、培训师资培养、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成果交流展示等功能。开展的培训为群众致富增收插上了“金翅膀”。去年,经培训群众就业率达到65%,收入较之前提高30%以上,特别是养老护理培训学员收入较之前提高50%以上。“旬邑建工”“旬邑家政”“旬邑苹果园艺师”“旬邑剪娘”等劳务品牌逐步形成,将成为旬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保障。
(旬邑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