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历史悠久,明清之际拥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美誉。蜿蜒的河水在这里留下了令人赞叹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故事,如果我们跟着大运河穿行水城,会看到怎样的风光呢?
01 山陕会馆
是盛世里流传下的篇章
在这里,门前流淌的运河水是它的护卫军,纵然时光穿梭,但它仍然记得这里百年前的漕运盛行帆船林立,也记得现在的岁月沉淀。
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是京杭大运河留给聊城的历史遗迹,也是众多摄影师所喜爱的拍摄俱乐部。曾经商贾集会宴游的山陕会馆,虽经历风霜,却依旧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的山陕会馆与隔壁的光岳楼内外呼应,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留给聊城的历史缩影,谱写了一首运河繁荣的盛世讴歌!
春日繁花桃李芬芳,夏日流云绿意盎然,秋日金黄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白墙墨瓦,这些词汇都是山陕会馆的最美好的名片。
02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聊城水的灵魂就在这里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它东临大运河,西依东昌湖,是聊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 。
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7000平方米。目前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因内步改造提升工程正处于闭关阶段,为期约12个月,预计将在2022年底竣工,重新开放时间另行公告。
03 临清宛园
何必还要下江南
顺着运河走,我们一路上都能感受到夏天的气息,运河沿岸的垂柳被风微微拂起,不知名的花也在竞相盛开。走到临清,如果不去宛园看一看,那就太可惜了。
秀丽山河被浓缩于方圆几里,南方的婉约和北方的庄严似乎都能在这里寻觅到足迹。曲径回廊蜿蜒徐行,一步一景又步移景异。行走之间,各色美景尽收眼底,园区里的亭台楼阁,无一不是让人心驰神往的模样。
池中的凫鸟和画舫在窃窃私语,屋檐下的燕子和回廊在悄声探寻着园林的秘密,人间仙境,就是这里了吧!
04 临清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钞关与舍利塔还有鳌头矶
走在临清,我们还能看到另一处风景,那便是运河钞关。曾经的运河是何等的繁荣,运河钞关记得一清二楚,如果你对那段历史感兴趣,一定不要错过它!
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发展,都藏在这里。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建筑遗迹,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地面上依稀可见的残垣断壁,让人也不禁感叹,当时这里应该是多么的繁华。
舍利宝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从远处看,她更像是守护者,伫立在临清,默默守护这条昔日繁华的古运河。靠近之后你可以仔细端详这座宝塔,高61米,九级八面,通体近垂直,塔身上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
宝塔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建筑巍峨,古朴壮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塔内层层交错,每一层景色都不一样,塔外铃声清脆,人们在登临此塔时,犹如在欣赏一曲恢宏的交响乐,戏剧性变化的空间带给人美的享受!
鳌头矶在运河分流地上“独占鳌头”鳌头矶位于元运河和明运河的分流之地。因此处位于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像鳌的四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如其尾,故名鳌头矶。
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之时,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见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唱和。鳌矶凝秀遂成为运河繁荣时期临清的一景。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