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图书馆举办了“身处千年文明古国·领略中华古籍魅力——‘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读者体验活动”。端州图书馆参考资料室管理员为读者讲解并演示了古籍线装书“四眼装订法”的方法后,读者也各显身手,穿线装订,亲手体验古籍线装书的装订过程。
管理员还演示了雕版印刷技术和活字印刷技术,读者也纷纷拿起油墨滚给雕刻版、活字印刷版上墨,上宣纸,用拓包和拓盘按压均匀,印制了一张张“福里福娃”、小孩骑狮图和《春晓》等诗词、年画作品。看到自己制作的作品,读者开心地笑了。
近年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古籍保护专业队伍,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读者体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让广大读者近距离欣赏和感受中华古籍的魅力,激发其阅读古籍的兴趣,同时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普及古籍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古籍、保护古籍的氛围。
该项目源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12年百年馆庆时举办的“古籍诊所”读者互动活动。2013年后,该馆对活动内容进行扩充和升级,增加了古籍修复技艺展示、古籍珍本展示、古籍鉴定咨询、古籍知识讲座、古籍知识竞答等形式,读者还可以在现场体验雕版印刷、古籍装订、碑石和瓦当传拓等中华传统技艺。2014年起,该项目走出馆舍,积极联合省内各基层公共图书馆、高校和中小学图书馆、文博单位等,在省内多个城市举行。2016年起,更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至澳门地区。截至2021年底,该项目已在粤东西北、珠三角及澳门地区持续举办60余场,逐步发展成为广受社会公众欢迎的古籍阅读推广和古籍保护宣传品牌。
读者林先生参加“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读者体验活动时学习了传拓,他用扑粉扑了十几分钟后,宣纸上的文字逐渐清晰。林先生说:“拓印很有讲究,拍打、拿捏都要到位,考验耐心。这个作品我要带回家好好收藏。”
当然,这只是广东让古籍“活”起来的举措之一。
“作为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不但具有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古籍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在活化利用方面,还通过整理文献,开发影印出版大型丛书,建设数据库,举办展览,为学校、科研单位、政府等提供专题咨询,以及开展晒书活动、公众演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保护宣传活动,拉近大众与文献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