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不得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

2022-03-01 17:26:01 来源: 文旅中国

3月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施行。据悉,该《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法或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如违反相关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或被处以罚款等,必要时追究刑责。目前,该信息引发众多网民热议。

图片来源:央视网

一、舆情爆点

以2月27日0时至3月1日10时为周期,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发现,舆情高点出现于2月28日19时。

2月28日15时,中国网信网发布了《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上线的通告》,舆情开始发酵。

28日19时,央视新闻发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日起正式施行》;@中新经纬微博发文【大数据杀熟行不通了!3月1日起,#不得利用算法对消费者实施价格差别待遇#】,引发众多媒体转发和网民评论,舆情继续升温走高,并进入本次传播的高点,信息量超1700篇。

3月1日,人民网发文《专家:出台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有利于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海报新闻发文《算法管理规定今日正式施行,从三方面遏制“杀熟”》,舆情逐渐趋稳。

截至3月1日10时,相关舆情信息已形成#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的算法模型##不得用算法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3月1日起不得利用算法影响网络舆论##3月1日起不得利用算法控制热搜#等多个微博话题。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截至3月1日10时,相关舆情信息量共计23352篇,客户端8106篇,微博7994篇,微信4740篇,网站2169篇,互动论坛219篇,视频69篇,数字报55篇。其中,客户端和微博为本次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比为68.94%。

二、媒体观点

针对“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不得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一事,有媒体发表相关报道和评论。

《瞭望东方周刊》发文《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诱导沉迷消费?这部新规来监管了》表示,监管如何落地落实?《规定》明确,事前监管,确立算法备案、算法评估等制度;区分监管,确立分级分类的思路;系统监管,建立多元共治的局面。专家认为,《规定》着力完善治理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如违反相关规定,会被处以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必要时还将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强调主体责任非常重要,因为平台是算法推荐的使用者,因此只有把平台的责任压实,那么平台才有自觉性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网民观点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对“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不得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话题的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

(一)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表示强烈支持,占比4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立正发声:利国利民,一起加速法治化进程。

@掌中宝鸡:惠民利民之事,举双手点赞。

@想起名字来再说:支持,严格管理游戏。

(二)对该规定的具体监管和处罚表示关注,占比26.6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梦中的荷花池:谁处罚?平台自己豢养的呢,怎么处罚?

@你的眼里有我追寻的光:规定出了,重要的是后面监管吧。

@felicity-BB:如何落实和惩处呢?

@睡拉:初衷很好,希望监管到位,惩罚有力,否则容易沦为表面工作。

(三)建议追究刑事责任或加大惩罚力度,占比23.3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迷途中的小标标:直接罚收益的百分比。

@玲玲振玉: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支持!

(四)希望此规定能落到实处,并拭目以待后期效果,占比1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卧龙某某人:希望有些新规能够真正落地落实,比如那个关于算法什么的。

@黑狗兄2015:那个互联网信息算法推荐的,能不能真的实行,期待效果

@马儿蹦蹦蹦:拭目以待,公正透明,拨乱反正。

四、舆情点评

近日,“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不得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一事引发众多网民热议,多数网民纷纷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表示强烈支持,并对该规定的具体监管和处罚表示关注,同时也建议相关方面追究企业和平台的刑事责任或加大惩罚力度,将此规定落到实处。

为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规范透明,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2021年8月27日中国网信网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正式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2年3月1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此期间,中国网信网多次组织相关意见征集活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近年来,算法的大量应用,在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也一定程度深刻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对网络安全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一定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章制度,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需要,也是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能力水平的需要。我们也希望本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后,相关企业和平台能真正落实主体责任,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算法推荐更好为互联网发展服务,为广大网民服务。(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责编:冯奥云
唐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