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张江舟:比利时的尴尬和法国的荣耀

2021-03-24 17:58:02 来源: 张江舟官方网站

我在国家画院分管了近10年的外事工作,去了40多个国家。最多时每年12个到15个展览在国外展出,经历了许多,有许多欣慰,也有许多尴尬。

 

2016年 俄罗斯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

2017年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

2018年 法国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2019年 波黑 国家美术馆

2016年带团出访比利时,带了“中国国家画院扇面艺术展”在欧盟大厦展出,另一目的是与欧盟谈合作,据说欧盟成立了一个有关“一带一路”的机构,还举办了“一带一路”中国艺术节。

2016年 比利时 欧盟委员会增长总司办公大厦

展览如期举办了开幕式,现场除欧盟和比利时的官员外,来了许多艺术界专家。一位比利时汉学家当场对展品提出质疑,说这些展品无论如何代表不了中国水墨的艺术成就。为了挽回尴尬,我从文人画传统到中国水墨艺术特色,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到“聊写胸中之逸气”一番解释。不料,汉学家懂中文,直接“NONONO”打断了我的话。

 

2016年 阿根廷 阿根廷装饰艺术博物馆

当然,之后我们成了朋友,有了许多有关中西艺术的交流。但无论如何,此次遭遇始终让我如鲠在喉,耿耿于怀。

2016年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我知道,组织体制内的展,有许多无奈,参展画家的平衡是件最让人头疼的事,少了谁都不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牺牲的一定是展览的艺术品质。再加上展场运输等条件的限制。

别解释了,解释也没用。展品不达标,往小了说专家揭了短,好尴尬,往大了说丢了国人的脸。

2017年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

第二年,做欧洲巡展,为解比利时之尴尬,展览筹备时我做了精心策划。首展法国巴黎,带去的展品均是颇具探索意义的当代水墨艺术品,且尺幅巨大的作品占有相当比例。

2018年 法国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开幕现场,人头攒动,驻法中国大使激动之意溢于言表,“卡隆来了,德拉乐芙来了,阿贝耶来了,这么多法国艺术大咖都来了,这是谁请来的?”

我在一旁惬笑,“这些都是我的酒友”我不无调侃地说。

2018年 法国 法兰西艺术科学院

之后的媒体采访中,法国泰勒艺术基金会主席拉利约说,“我在巴黎生活了几十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展览上集中这么多的法国艺术界大家,是中国水墨艺术的魅力把我们聚在了一起。这个展览,让我们彻底改变了对中国水墨画的固有认识。”法兰西艺术院院长卡隆说,“我们知道中国水墨是一支古老的艺术,令人惊喜的是,这支古老的艺术,在今天仍然充满着活力,仍然能够表现当代人的生活,而且很多作品都有非常漂亮的色彩,我非常喜欢。”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院长阿贝耶说:“2014年我访问中国时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当代水墨画,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里,中国水墨虽然保持了很多传统,但可能与我们当下的世界脱离了联系。今天的展览让我看到,中国艺术家用传统的手法,表现了当下的生活,我非常的惊喜。”

2018年 法国 法兰西艺术科学院

接受采访的许多专家都表示对展品的极大兴趣,且多有非常专业的解读。

2018年 乌克兰 全国艺术家联盟中央大厦

之后,展览又在德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展出,均在当地获得极高评价,其中在所有国家展出时都会听到一句最让我感兴趣的话“展览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水墨艺术的固有认识。”

2018年 乌克兰 全国艺术家联盟中央大厦

两个展览,两种境遇和其之后的多国展出,观众的评语一再地告诉我们,艺术不是手艺活,无论你有多么精湛的技能,触动心灵的永远是艺术所表现的鲜活的当代感受和其蕴含的精神与情感的力量。

2019年 黑山 总统府

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赵奇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奇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黎明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立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立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梁占岩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梁占岩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进安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进安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晓阳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晓阳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孝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孝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武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武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京新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京新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江舟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江舟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庆和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庆和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晓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晓柱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尚可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尚可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江舟  著名艺术家



责编: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