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广东省佛山市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和佛山市千灯湖片区入选。加上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佛山创意产业园,目前佛山市共有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自2020年12月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来,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积极主动作为,打造夜生态,激发夜活力,不断繁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
开园15年来,佛山创意产业园实现了“城产人文”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夜经济集聚区,成为佛山的一张亮丽名片。据佛山创意产业园创始人邱代伦介绍,园区通过在不同场景中融入成长思维和佛山在地文化,打造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城市夜经济品牌,为市民提供精神消费空间。
千灯湖片区是佛山南海著名的城市公共空间。近年来,南海区以千灯湖公园为核心提升文化活力,全力塑造“灯湖夜生活”夜间文旅品牌,构建夜间消费新场景。片区现有商户超过4000家,夜间营业的商户达2400余家。其中,《千灯谣》大型数字文旅剧,为市民带来立体的光影体验;新华书店、钟书阁、先行书店等品牌书店积极培育“阅读+消费”“阅读+休闲”“阅读+网红”等新型阅读模式,每年进入阅读场馆的人数超百万;文博场馆夜间开放,其中大观博物馆2021年夜间开放时间超过300天。
“我们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业态。未来,我们将以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为导向,打造‘潮涌千灯,粤潮粤young’品牌,开展电竞、喜剧、脱口秀、音乐、话剧等活动,尤其借助GK战队落户桂城的契机,以流量扩大城市影响力。”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曹莉敏说。
自2019年开园以来,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已成为佛山夜经济的重要地标,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生态”的全新模式。园区现有商户215家,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近2200万人次,总营业收入近15亿元,其中夜间营业的文化类商户营业面积占比达64%,夜间营收占总收入的70%。
“我们直击市民群众夜间消费的痛点,通过‘夜游、夜赏、夜食、夜娱’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夜生活矩阵。同时打破景区的边界,让更多人参与其中。”顺德欢乐海岸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赛斐表示。
据介绍,佛山在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同时,开展首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审,将岭南天地等4个集聚区认定为首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同时,开展佛山首批“十大夜游地”评选,制作夜游地宣传片,促进文旅消费复苏和产业恢复发展,提升城市活力。
佛山积极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其中,2022佛山夜间消费节覆盖佛山创意产业园等六大综合商圈,参与企业超3000家,举办了七大夜间主题活动,联合16家商业银行、多家重点企业投入超过3000万元优惠让利资金;“缤纷夏日 文旅有礼”暑期消费季活动面向全国游客发放200万元酒店、景区消费券,截至8月18日,3.6万人次参与活动,订单总金额达900万元。
为推动夜间演艺发展,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剧院共演出63场,累计观众27883人次,票房收入468万元。今年6月至7月,佛山大剧院推出“方糖音乐节”品牌艺术活动,打造夏日夜间音乐主题派对。而顺德区将夜间高端演出与本土特色演出相结合,持续打磨“顺德之夜”文化艺术盛荟高端文化品牌。
灯光秀、演艺秀、曲艺表演、美食体验……在佛山,景区夜游体验丰富多彩。其中,禅城区紫南村拓展空间、丰富内涵,以一条河道、一场秀、一条文化长廊、一座艺术园、三个展馆(紫南文化园)、三座生态公园、四座主题公园为载体,新增水舞声光秀等夜间项目。高明区盈香生态园、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水世界等景区推出水上狂欢节、水上音乐节等活动,擦亮景区品牌。
佛山还积极繁荣“夜宴”特色美食活动,促进“夜宿”品质提升。其中,2022佛山美食啤酒节采取“1+4+N”方式,联动全市多个景区、商圈、商业综合体,以“啤酒+”为主线,植入美食、露营、潮玩、稻田、运动等文体元素。而“发现新佛山”——2022佛山旅游达人民宿体验活动推动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建设,打造高端度假酒店集群,提升酒店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