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走进鄂西南红色西湾

2023-07-26 18:19:45 来源: 文旅中国

2023年正月的一天,我再次走进了红色美丽村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简称“长阳县”)都镇湾镇西湾村。这里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的摇篮,看到的是风高浪急的江面,听到的是凛冽寒风的呼啸。    

西湾的江风

那天天气阴冷,从乘船进入险峻雄奇的清江巴山峡开始,就感觉到周身发凉。

踏上西湾码头的沙滩,一下子就感受到资丘古镇吹来的西风像要把人浇透的,顿时觉得这凛冽呼啸的西北风,就像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烈士们的呐喊,为了彻底解放湘鄂西苏区的贫苦老百姓,他们不畏强敌,冒着枪林弹雨冲向阵地。革命战争如此惨烈,而土家族的年轻小伙子们依然踊跃报名,参加中国第一支土家族红军(土家第一军),跟着中国共产党,跟着贺龙元帅勇猛而上,奔涌向前。

拾级而上,一座巨大的山门猛然矗立在河岸的石坝上,木色花纹的粗大门柱上方,是巨大的牌坊,原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参谋长王定烈将军(曾任鄂西南地区恩施军分区司令员)亲自题写的“麻池古寨”,用朱红色的毛笔题写在牌坊上,彰显了长阳崇山峻岭的险峻和红军战士的坚韧斗志。

李勋军长的红旗

在红色记忆广场西侧,有一座复建的红六军军部,徽式的建筑风格,浅灰色的墙体,褐色的瓦片,无不显露出红六军曾经经历的血雨腥风。

古铜色的贺龙半身雕塑威风凛凛,目光中折射对土家山寨群众的关爱和对革命前途未来的坚定信念。面对敌人的叫嚣,红六军军长李勋亲自缝制的“中国共产党长存”红旗还悬挂在这里,昭示着土家族红军战士们不屈的意志。

那门花栗树炮静静地架在那里,炮身上的三环铁箍长满了铁锈,和那些还在灰色展架上闪着寒光的梭镖、火药枪一样,无不述说着土地革命战争的残酷、革命岁月的艰辛和土家族红军战士的革命情怀。

回想1929年6月,中国共产党员、长阳县保卫团副团长李勋,根据湘鄂西前委贺龙的指示,经过精心准备,利用所掌控的县保卫团常备大队共500余人,以“西上剿匪”为名,将队伍转移到西湾驻防训练。7月8日,与中国共产党员、长阳人民自卫团负责人陈泽南,长阳游击队负责人李步云带领的农民武装和游击队共600多人会合。

当晚,从桑植县赶回长阳的湘鄂西前委代表陈寿山,以及鄂西特委代表罗正品、团长李勋等,在资丘聚云祥客栈召开了有30多人参加的党员骨干会议,传达了湘鄂西前委书记、红四军军长贺龙关于在长阳西湾举行武装起义和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的决定,并成立红六军前敌委员会,董朗任前委书记,罗正品、李勋、陈寿山、陈泽南、李子骏等为委员,因董朗赴任途中患病未能到职,改由罗正品代理书记。

在7月9日的清江南岸西湾大沙坝上,阳光格外明媚,红旗猎猎。长阳人民自卫团、县游击大队、县保卫团从不同方向向西湾集结。指挥台上高悬着绣有镰刀斧头图案的鲜红大旗。上午10时,李勋庄严宣布:“县保卫团今天起义了!”会场3000多军民群情激昂,高唱《国际歌》,军民振臂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没收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铲除贪官污吏”。

特派员陈寿山当众宣布了贺龙的命令:西湾起义部队正式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现场马上升起了军旗。同时,任命李勋为军长,陈寿山为副军长,李子骏为参谋长,陈泽南为前敌指挥兼军法处长,李步云为政治处长,陈兴桓为军需处长。

全军编为一师三团,师长向泉山,“神兵”团长向高龙,炮兵团长姜梦雄,特务团长涂龙。起义部队超1100人,长短枪、大刀、长矛共400余支(把),历史上称为“西湾起义”。

红六军的鲜血

红六军成立后,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开展了政治军事整训。李勋军长亲自教唱革命歌曲,编唱《工农革命军》歌,讲解革命军官兵一致、民主建军、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等建军原则,提高战士们的政治觉悟。

陈寿山、李子俊、陈泽南等亲自教授军事知识和战斗技巧,并到附近的资丘、麻池、马连、刘坪、城五河、璞岭、水竹园等地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扩充部队。部队经过整训和扩编,人员超1400余人,各地进步人士积极为部队筹粮筹款,共筹集军粮600多石,银圆7000多块,夯实了部队给养。

西湾起义的突然爆发,极大地震惊了鄂西南清江两岸和荆楚大地。南京国民党政府立即电令驻守宜昌的张发奎部陈风诏团星夜出兵,前往长阳扑灭刚刚燃烧起的革命火焰。红六军为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决定兵分水陆两路,向东出击两河口,打击四十八大家之一的邓甲山团防。7月30日凌晨,陈泽南带领从水路东下的部队率先到达,发动突然袭击,消灭邓世钊等团防20多名,邓甲山仓皇出逃。李勋率部会合后,即在沿头溪打土豪,开仓济贫,首战告捷。

7月30日,红六军继续东进,准备攻打县城的团防任金声。不料前夜逃跑的邓甲山已经逃到长阳县城,正好遇上前来围剿红六军的陈风诏团。红六军刚到王家棚时,敌军即分两路赶到。红六军不畏强敌,立刻应战,两军激烈交锋,但由于两军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悬殊,红六军又刚组建不久,很快处于弱势,只得兵分两路向西撤退。

8月3日,李勋军长在火烧坪二岩子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取道资丘,向桑植、鹤峰转移,靠拢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不料,尾追的敌军穷追不舍,红六军8月5日刚到资丘后不久,就被敌人三面包围。红六军战士奋起反抗,展开激烈巷战;但由于敌强我弱,红六军参谋长李子俊等人牺牲,前敌指挥陈泽南、师长向泉山等80多名红军战士被敌军俘获。

在红军将士们“打倒土豪劣绅”“共产党万岁”的壮烈口号中,敌人用机枪把被俘的红军英雄们集体枪杀于资丘烟墩台,革命烈士们的鲜血顿时染红了资丘古镇,染红了碧绿的清江。

陈泽南发出的“同志们,豪爽些,过二十年我们又架势”的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和铮铮誓言,至今还响彻在清江两岸的上空;军长李勋率领30多名红军战士突出重围后,来到鹤峰邬阳关,与当地伐木工人一起组建了红六军团三十八团,不久后又带领17名红军战士回到长阳榔坪,欲恢复长阳苏区,不料梅孝达已经叛变,勾结团董秦铸堂将李勋等人残忍杀害!

革命烈士们勇于革命、追求真理、不怕牺牲、开创新世界的光辉业绩,永远鼓舞着土家族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进!

红色的苏维埃

10月24日,贺龙得到消息后,迅疾率红四军2000多人进入枝柘坪,沿清江东下,先后攻下资丘、西湾、都镇湾,直取龙舟坪,伪县长蔡汉撑带领部属仓皇向东逃跑。为此,红四军在长阳驻扎一个多月,广泛宣传发动,清江两岸飘扬着红四军的军旗。

10月30日,贺龙在都镇湾台子召开湘鄂西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红六军余部组织的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第一师(11月18日正式恢复组建),共500余人(后来扩充到1400余人),黄超群为师长,李步云为党代表,并派鹤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易发琛负责建立长阳县苏维埃政府。

1930年10月20日,长阳县苏维埃政府在都镇湾郑家坳正式选举产生,周易为主席,李金畲、周相、李小成、李子勋、李继华为副主席。

1931年2月,在西湾附近的麻池召开了第二届全县工农兵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苏维埃政府,举办全县土地委员培训班,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步云率领的红五十师,在清江南岸的长阳、五峰地区东征西讨、纵横驰骋,攻城占镇,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郭汝栋部和反动团防武装,取得重大战果,消灭地主反动武装300多人,缴获步枪180余支,土铳、大刀300多件,在战略上直接掩护和策应了红三军主力部队1万余人在长阳西部的枝柘坪整编。

在武装斗争不断胜利的基础上,长阳县各级苏维埃政府相继诞生。共有5区、1市、71个乡苏维埃政府,苏区面积达到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

从此,长阳清江两岸的贫苦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勇敢革命,不怕牺牲,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长阳革命形势又揭开了新的篇章。

土地革命时期,长阳共有13000多人参加革命,占全县人口的5.5%,共有6200余名党员干部、战士和群众光荣牺牲或被敌人杀害。长阳先后有5000余名土家青年,先后参加红六军、鄂西中央独立师第三纵队、红六军第三纵队、红五十师,后又编入红二军团、红三军等红军主力部队,东下洪湖根据地,西援鹤峰中心苏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仅有黎化南、殷士林、刘凯等三位解放军将士回到长阳,绝大部分壮烈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作者简介】

曾爱民,笔名沁园春,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员。32年来先后在湖北省长阳县麻池和大堰乡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党校、县文化体育局、县文联、县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工作。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印象红磨坊》)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