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苏锐
青岛的一处文物古建 韩春义 摄
记者6月16日从山东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近几年,青岛市深入开展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程,不断完善文物建筑保护的“青岛模式”。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建资源丰富。在探索文保单位活化利用的过程中,青岛提出要延续文物建筑原有使用功能,以最小干预的方式传承文化遗产。
以青岛德国建筑、中山路近代建筑、馆陶路近代建筑等为代表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多数为国有公房,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使用。青岛提出,要以办公、商业、工业、宗教等使用方式延续原有功能,代表性的有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德国警察署旧址、胶澳帝国法院旧址、青岛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山东大戏院旧址、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小青岛灯塔、游内山灯塔、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开辟为博物馆 韩春义 摄
同时,青岛还积极利用文物建筑辟建各类展览展示场馆,最大限度发挥文化遗产公益属性,惠及广大人民。
目前,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内利用各类文物建筑辟建了花石楼、公主楼、蝴蝶楼、地质之光博物馆、西班牙风情馆、太平湾现代艺术展览馆、郭沫若书房等7处展馆;青岛德国建筑中的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欧人监狱旧址、青岛山炮台遗址、胶澳海关旧址、海滨旅馆旧址(一楼部分区域)、水师饭店旧址(4楼)等辟建为展馆;万字会旧址辟建为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辟建为青岛啤酒博物馆。此外,青岛文旅部门还利用省保、市保单位建设提升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骆驼祥子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等,拉近了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青岛有百年工业历史,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对打响文旅知名度至关重要。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辛龙介绍,近年来,青岛结合百年青岛啤酒的历史,以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为基础建设青啤博物馆,现已成为一座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结合青岛百年纺织历史,将钟渊纱厂旧址(青岛国棉六厂)辟建为M6产业园,将国棉五厂辟建为纺织谷(建设了纺织博物馆),将青岛刺绣厂开发为青岛创意100产业园。另外,将青岛显像管厂辟建为中联2.5产业园等。这些都为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典型案例。
青啤博物馆如今是游客到青岛的热门景点 韩春义 摄
结合国际时尚城建设,打造时尚产业,是青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亮点。
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青岛积极鼓励适宜业态与文物建筑相融合,发展时尚产业,如在八大关近代建筑中植入民宿、餐饮等业态,打造莫奈花园精品酒店、伊美萝薇精品民宿、德国黑森林音乐餐厅、“青岛遇见米兰”主题餐厅、“遇见·梵高”咖啡吧、“挪威·芬兰文化体验馆”等时尚主题项目。
同时,青岛的水师饭店旧址植入电影博物馆、餐饮、阅读、咖啡等业态,辟建为1907光影俱乐部,安娜别墅植入书店、餐饮等功能辟建为青岛书房;合理开发保定路10号辟建了里院客栈;广兴里将引入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打造工业设计立体式产业创业生态体系,以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身份重新回到青岛的文化生活中,重现往日风采。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