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浙江昆曲盛宴即将开启

2022-06-17 15:35:36 来源: 文旅中国

7月4日至8日晚上,在杭州红星剧院将举办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5·18传承演出季”——暨五代同堂《西园记》、《西厢记》《狮吼记》《蝴蝶梦》、昆剧《折子戏专场》5场演出轮番上演,为戏迷朋友们带来昆曲盛宴。

自2017年以来,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创意策划了“5·18传承演出季”品牌,今年已是第六届。本届演出季继续高举“将传承进行到底”旗帜,采用“集结名家、五代同堂、万代合演”方式,围绕“情”为主题,集结“万、代”两辈中青年演员,充分体现昆剧人在传承路上的整体面貌和艺术追求。

演出海报

久演不衰60年之《西园记》

《西园记》作为浙江昆剧团的“看家戏”,是建国后继《十五贯》后又一经典之作。1962年7月7日在杭州市拱墅文化馆首次公演,1963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来杭工作时指明要观看《西园记》,当时浙江昆剧团“传字辈”艺术家就在杭州饭店为周恩来总理演出了该剧,并获得好评。它是由8位“传”字辈老师精心打磨而成并代代相传的经典剧目,至今已传承至六代人。截至2015年6月,《西园记》演出场次已超过400场,观众人数超16万人次。该剧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剧目奖”,2021年成功入选“浙江省经典保留剧目”。2021年通过全国巡演,更是受到专家、学者及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西园记》艺术构思巧妙,以真假误会、人鬼错认的演绎手法推动剧情发展,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西园记》剧照

演出海报

为纪念《西园记》创排首演60周年、纪念编剧贝庚先生诞辰96周年,在本次演出季的首场演出特别推出了五代同堂《西园记》,有“世”字辈的当初以《西园记》里的“张继华”赢得盛名的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盛”字辈的陶伟明,“秀”字辈的李公律、郭鉴英倾情加盟助演;更有“万”字辈的曾杰、胡娉,“代”字辈的王恒涛、方莛玉、王文惠等优秀青年演员领衔主演。

量身打造的新戏《西厢记》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典型代表,它所塑造的张生、崔莺莺、红娘等艺术形象个性鲜明,歌颂了爱情自由的伟大主题,其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以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主题。红娘是《西厢记》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部作品的成功。红娘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是剧中崔莺莺和张生得以成功结合的关键,更是这部剧至今仍被人津津称道的重要原因。

《西厢记》剧照

演出海报

本次传承该剧目,将邀请“熊猫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秀”字辈唐蕴岚担任艺术指导,“万”字辈曾杰、田漾、李琼瑶担任指导老师,为其传承教学及指导。它是继《雷峰塔》之后,为“代”字辈演员量身打造的又一经典传统剧目。

该剧以红娘为主线,用昆剧特有的载歌载舞表演模式,贯穿着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通过红娘的视角来讲述崔莺莺和张生对爱情的向往,融入了现代青年人对自由的憧憬、对爱情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该剧的演出,展现了新一代昆曲传承人的风貌。

反传统的《狮吼记》

昆剧《狮吼记》改编自明代汪廷讷的传奇,是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河东狮吼”的典故,运用昆曲灵巧身段的一招一式,让柳氏这个泼辣刚烈的女性形象越发栩栩如生,也将怕妻、爱妻、敬妻的“怂”夫陈季常表现得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狮吼记》是在传统剧目《梳妆》《跪池》基础上,导演新创《游春》《梦悟》2出折子戏。全剧本着“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理念,在表演及综合艺术上重新加以调整,使该剧在原有基础上有新展现。该剧一反传统的喜剧手法,以喜剧人物为中心,巧妙地达到了戏谑而不失真、嬉笑而又含情的喜剧效果。幽默诙谐、热闹夸张的表演也将别样呈现,深度刷新观众对昆剧的认知。

《狮吼记》剧照

演出海报

2016年该剧首演获得高度评价与赞誉,“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演员们将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唱念做打、一颦一笑间将才子佳人婚后生活的风趣故事,演绎得鲜活灵动,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夫妻深情。

庄周试妻原是一场梦之《蝴蝶梦》

《蝴蝶梦》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计镇华作为艺术指导,亲授“万字辈”优秀演员王静、鲍晨的传承剧目。同时,香港资深编剧古兆申将清代严铸所编写的传奇《蝴蝶梦》共四十四出中,选取了其中《叹骷》《煽坟》《毁扇》《吊奠》《说亲》《回话》《劈棺》七折贯穿全局,重新整理编写了《蝴蝶梦》。这个极富现代实验剧特性的荒诞剧,有着夸张到极致的想象力,通过疯狂而真实的表演,充分展示了人生梦幻、情爱如影的深度思索。

《蝴蝶梦》剧照

演出海报

昆曲表演遵循“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原则,情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展现的,同时有高超的技术作为基础,达到“情”与“技”的合一,是昆曲艺术魅力的极致表达。该剧集结生旦净末丑5个行当,三位演员一饰两角,成为“两面派”,跨行当演绎,出演庄周试妻的故事,不仅充分展现了演员的精湛表演功底,也为观众增加了可看性。

《蝴蝶梦》2011年首演至今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誉,也成为“万字辈”演员久演不衰的剧目。2016年,该剧参加第七届香港中国戏曲节展演活动,受到港澳地区观众的一致好评。

折子戏专场文武兼备

由“代”字辈青年演员主演的《玉簪记·琴挑》《凤凰山·百花赠剑》,“万”字辈、“代”字辈合演的《青塚记·昭君出塞》,以及“万”字辈主演的《小商河》,四出不同的剧目,四个不一样的故事,四段不一样的经典,南曲北曲,别具一格,酣畅淋漓。

演出海报

“折子戏”常演不衰,常演常新,是一剧中最经典的精华体现。“幽兰飘香,雅音曼妙”,六百多年的昆曲,浅吟低唱,娓娓道来,领略昆曲之美,是道不尽的风情楚楚……

昆曲艺术的发展,传承是根,关键是人,本届“5·18传承演出季”虽姗姗来迟,却呈现五场不同经典的演出,名剧、名角、名家集聚一堂,推出“万代融合”的青年力量,不断向昆曲表演输送新鲜血液,将昆曲艺术发扬光大。

图片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提供。

责编:杨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