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剧《大河安澜》通过两代守河、治河人的默默坚守与艰苦奉献,表现出黄河儿女与一条大河间生死相依的血肉之情,也见证着黄河的暴虐柔情、沧桑巨变。地域特色浓郁,直面普通百姓,贴近真实生活,在近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浓缩了人与河的爱恨情仇、生死较量,浓缩了以主人公大河为首的河南百姓生生不息、自强不屈的生活状态与生命历程。演员贾文龙既演父亲又演儿子,充分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人物形象,充分发挥演员自身的功夫与能力,富有创新性与可看性。呈现方式,唱腔音乐,舞美构成,耳目一新。
国家一家导演、豫剧《大河安澜》的导演张平表示,该剧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黄河史诗剧,它不仅表现了几代黄河儿女从护河、守河到治河的整个人生历程,也表现了黄河儿女坚韧、永恒的民族精神。
在张平看来,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团队,特别是主创团队。据张平介绍,《大河安澜》这部剧无论是在编剧,还是在唱腔、舞美、灯光、舞蹈等方面,从一开始就是严格按照高标准来进行创作的。
针对如何在剧本上更有戏这一难题,张平表示,主创团队针对这一问题也反复进行过讨论。比如,剧本结构是从一个年轻人一下演到年老,还是先演大河后演大堤,在这方面都与编剧进行了探究。最后结论就是在困难面前,主创团队不能止步,要探索、要创新。同时,还要把大河和大堤内心的精神情感紧密融合在一起,使整个戏不能形成两段的感觉,“这是最最关键的”,张平说。
张平表示,通过《大河安澜》整体创作过程,使河南豫剧院三团,包括这部戏的主创团队,在现代戏创作方面有了一个新的提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使该团对现代戏曲艺术的创作有了新的体会。“这对我们今后现代戏曲艺术的创作是有益的,也是我们以后要继续发扬、努力和不断完善的。”张平说。
后期剪辑:郑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