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行,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九届群星奖同期揭晓。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创演的戏曲《公鸡过寿》经过初选、复赛,最终从参加决赛的28部戏剧门类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 “群星奖”,这是继定陶两夹弦《爱心家园》荣获中国十艺节“群星奖”,时隔9年再次“摘星”,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荣获十三艺节“群星奖”的戏曲作品。
寓意深,风格独特,具有时代气息
两夹弦小戏曲《公鸡过寿》是一出以美丽乡村建设中移风易俗为题材的现代戏。该剧讲述了村长铁笊篱打着“公鸡过寿”的旗号收取爱攀比的两位村民油条李和红山楂的礼金而引发的一系列令人捧腹矛盾的故事:抠门的村长铁笊篱破天荒要办寿席,专门邀请村民油条李和红山楂来随礼。二人随礼又攀比,攀比攀出了大问题,一问才知寿星是只小公鸡。油条李和红山楂气不过,要去镇上揭发铁笊篱。铁笊篱拿出账本做凭据,二人才发现是自己经常虚列名目请客吃饭让村里滋生歪风邪气,不禁羞愧无语。最终,两人幡然醒悟,决心改掉不正之风,重树正气。此时小公鸡傲娇打鸣,原来这一切都是铁笊篱和小公鸡演的戏......该剧载歌载舞,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生活的情趣,是一出好听、好看、好玩的小喜剧。
剧目题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选取老百姓都有深切经历的随礼、过寿这些平常事,既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又深刻讽刺了巧立名目摆席随礼的陋风陋习和人们爱占便宜爱攀比的心理。剧目以小见大,着眼于移风易俗的时代课题,将舞台和生活串联起来,真实的人物、生活化的事件,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乡村振兴战略中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选题平常生活事 着眼社会大课题
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侯彦丽告诉记者,《公鸡过寿》这部戏主要的特点是:立意深、视角新、戏核好;故事奇、冲突真、细节妙、变化快、情趣足;入戏快、脉络清、场景美、高潮高、转变顺、结尾绝。
据介绍,本剧主创团队在剧本创作之初,多次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以给小公鸡过寿为切入点,着力塑造了4个性格鲜明生动的丑角人物形象。《公鸡过寿》是一出既能让观众会心一笑又能引起深刻反思的喜剧,从过寿、随礼这些生活里的平常事入手,最后着眼的却是移风易俗的社会大课题,将舞台和生活串联起来,真实的人物、生活化的事件,题材选择关注社会热点,主题挖掘鲜明深刻。
“弘扬传统,守正创新”,擦亮“山东省两夹弦之乡”品牌
近年来,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坚持“弘扬传统,守正创新”的剧种保护目标,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重点院团名录。菏泽市定陶区文化和旅游局、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充分挖掘本土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培养草根创作艺人,把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移风易俗、反腐倡廉、四德工程等工作内容写成故事,编成唱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优美婉转的曲调相结合打造现代精品力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百年老戏定陶两夹弦,早已成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深根民间土壤,绽放多彩的那一朵。在不断的传唱中,生动展现和传承着山东地方戏的永恒价值。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