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具有深厚的革命传统,是一片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
如果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那么百年江苏史就是其中的精彩篇章,而星罗棋布在江苏大地,珍藏、展示在场馆中的革命文物则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符号句点,它们不仅标识着来路,也照亮着前程,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红色遗迹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精品线路,将1840年以来发生在南京的革命斗争历史事件和相关遗迹串联成一条红色之旅线路,带领游客重温艰难而光辉的战斗历程,铭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丰功伟绩,触摸祖国山河从苦难硝烟中走来的记忆痕迹,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精品线路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红色景点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
图片来源:南京文旅信息平台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中山陵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附近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
中山陵地处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钟山位于南京城东,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钟山龙蟠”之美誉。钟山于山、水、城、林浑然一体,自然景观丰富优美,文化底蕴博大深厚,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等三大核心景区分布着各类名胜古迹2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钟山风景区荣获“国家风景名胜区”、“A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雨花台烈士陵园
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成了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
图片来源:中国南京红色在线
1950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在雨花台建造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广场、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陵园正门立有一对石柱,高约18米,朴素庄严,象征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陵园内部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雨花台烈士陵园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是首批江苏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革命纪念遗址之一;2016年9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分馆,位于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其中,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中国南京红色在线
梅园新村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最后一站,是中共党史重要的一页,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历史丰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片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据史料记载和见证者的回忆,1937年12月期间,侵华日军在屠杀了三十万人南京人,在江东门一个点就集体屠杀一万多名中国俘虏及平民,遇难者尸体经慈善团体就地掩埋于“两个水塘和一条壕沟内”。
图片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为悼念遇难同胞,启迪今人和后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正式建成开放,后又两次扩建,目前,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智慧而严肃地表达了暴行、抗争、胜利、审判、和平五大主题,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又称总统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15年间,这里先后作为江苏总督府、副总统府等机构;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办公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先后沦为日军机关和汪伪政权机构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地。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新中国成立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03年3月建成,对外开放。
图片来源:南京文旅信息平台
今天的南京总统府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孙中山起居室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等。在三个参观区域中,又分布着总统府文物史料、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太平天国、清两江总督署等十多个文物史料和复原陈列。
今天,南京总统府正以诸多保存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筑遗存和珍贵的文物史料,风景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热情地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