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时节,行走在山东莒国古城的街巷里,别有一番情趣。亭台楼阁、池馆水榭鳞次栉比;雕梁画栋、花坛盆景点缀其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交相辉映的各色光影,为古城披上华丽的盛装。河岸两畔灯火通明,建筑、树木、灯笼相映成趣。
在过去不久的元旦假期,莒国古城内游人如织,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欣赏美景、拍照打卡,了解莒地文化、观看精彩节目,度过了一段喜庆热闹的美好时光。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来这里,享受冬日古城的静谧与美好。莒国古城已经成为莒县人民的会客厅、休闲娱乐的大舞台。”莒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莒国古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红介绍,莒国古城景区从去年7月底商业街首期开放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60万人次,仅元旦假期就接待游客达5.4万人次。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片区域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古莒国时期,这儿也算是皇城脚下,但后来发展还不如偏远乡村。”与几位朋友一同在莒国古城游玩的居民陈先生见证了莒县老城区的变迁。几年前,这里虽地处县城中心的黄金位置,但居民楼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楼板楼,地下管廊不备,雨天泥泞,夏季水臭,冬天飞垃圾;小巷狭窄、布局拥挤,东家院子伸出一块,西家墙脚出来点儿,居民出入不便,车辆进出困难。曾经兴盛一时的莒国古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发展,只剩下几处零星的断壁残垣。
但是在莒县人民心中,依然留存着一份对莒国古城的美好印象和牵挂。何时能重建古城,重现莒地的辉煌和光彩?何时能让厚重的莒文化绵延有真正的实体承载,为城市的腾飞搭建新的支撑?
“莒国古城承载着百万莒县人民的梦想,是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头号工程’,对推动莒县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莒县县委书记王霞说。
这座城,是有着厚重的文脉、辉煌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千年古城。这个梦,是惠及莒县百万父老乡亲的“住楼梦”“致富梦”。重建莒国古城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在全县3000多人的问卷调查和微信调查中取得了高达97.6%的赞成率。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对此,莒县充分借力中央棚改政策,开展改善老城区居住和营商环境的民生工程,为莒国古城的打造抢抓时代机遇,也为长期居住在莒县老城核心区的棚户区群众带来民生福祉。
经过摸底调查统计发现,古城片区的拆迁改造涉及党政企事业单位38个,个人住宅楼53栋,沿街商业89处,单位公有平房207户,居民2443户,其中被列入棚改拆迁的1700多户。“工作开展以来,群众都非常支持。有时候,邻里之间就把工作给做通了。”谈到拆迁,时任莒国古城建设指挥部拆迁组负责人的王成刚介绍。
规划直接关系古城的特色与成败。为此,莒县“南北求贤”,先后委托北京、上海等地的三家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经过反复比较、取长补短,最终确定了理念先进、规划合理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建筑风格确定以春秋莒国为核心,融入春秋、汉唐、明清等元素,传承历史文脉、体现古城特色。
2021年7月24日,莒国古城商业街首期正式开放,涵盖小吃、非遗、娱乐等多种业态在内的116家商户开门迎客。
首期开放后,古城建设的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未开放区域。截至目前,商业街南区外装完成80%,百工坊外装完成70%,莒王宫完成试验区装修,城阳王府主体与样板间建设完成。预计从5月起,古城商业街南区及城墙、百工坊等将陆续开放;到10月,莒王宫将达到开放条件;年底,城阳王府完成精装修。届时,莒国古城将实现全面开城,气势宏伟的莒王宫、鳞次栉比的古商铺、肃穆华美的城阳王府,商贾迤逦、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将全面呈现。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