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正川,一位用丹青妙笔串联起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文化纽带的艺术家。在他笔下,南洋水墨画不再是个地域理念,而形成了一个南洋水墨画派的文化概念。
作为马来西亚水墨画协会创始人,3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和祖国大陆之间进行了数百次艺术创作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被誉为“马来西亚的齐白石”。
钟正川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父母于上个世纪20年代从中国移民到马来西亚。父亲是当时马六甲著名的象棋大师,酷爱书法艺术。受父亲的影响,钟正川很早就走进了艺术的天地。
“五岁的时候,我就随担任校长的哥哥进入学校接受华文教育,从小学三年经开始就接触古典文学。家庭的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自小就奠定了我对中国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钟正川说。
为了让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人看到中国文化的优秀和独特。从1970年开始,钟正川在吉隆坡设立了两个教授中国画的画院,培养了几千名学生,2000年成为马来西亚大学唯一教中国画的美术教授。
钟正川作品:《九如图》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钟正川数次来到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作为海外艺术家被邀请到中国画研究院进行文化交流,同时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展。从那时起便与父亲常提起的母亲国重新建立起了联系,包括后来多次举办个展,也带了很多书画家过来参观考察,跟各省进行文化交流展。”钟正川说,“我走遍了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北到哈尔滨、西到西藏、南疆、北疆……壮丽山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见所闻增加了创作灵感,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将各种感受发挥表现在我的作品里,让我的绘画更加的充实、丰富。这些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钟正川作品:《南洋佳果》
几十年来,钟正川游历世界创作良多,但他创作的主题从来没有离开过就是祖国大陆,他的心从未离开,他的绘画情感也没有离开过故土。
在钟正川的作品中,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马两种文化的互相浸润、互相交融。他用丹青妙笔串联起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文化纽带,其水墨画包含了中国画的“神、韵、气、味”,画风兼有东方神韵和南洋风情。他的作品题材多元,内容大多取材于乡村田野,朴实无华,却魅力十足。
钟正川作品:《谁言寸草心》
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钟正川把他对家乡生活的热爱融入笔端。不论鸡鸭、鹭鸟、草木、鱼虫,从他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平常和生灵的坚韧,同时会意到钟老不忘初心的真诚。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