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分享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第五空间举行。在分享会中,歌唱家龚琳娜携龚锣新艺术乐团,为现场及通过网络观看直播的观众,演唱了《茉莉花》《蒹葭》《大地的母亲》三首曲目,大家抢先感受了“龚式”音乐的强大感染力!北京天桥演艺区、北京正光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张立雷,运营副总监陈莉,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组委会秘书长、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总经理蒋涛共同出席了分享会,并预祝第九届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开幕演出——“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圆满成功。
对于现在非常流行的“国风”一词,龚琳娜认为,这个“风”是从古代的《诗经》而来,《诗经》汇聚了民歌的集成。所以在这场音乐会中,会演唱一些《诗经》的歌曲。近年来,龚琳娜经常在全国各地去采风,整理挖掘出许多好听的民歌,这些都会在音乐会中呈现。音乐会所呈现“风”的风格非常多元,如闻名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运用东北风格与江南风格就创造出完全不一样舞台呈现,龚琳娜希望通过音乐会,真正地传递出中国具有民族文化、民间老百姓生活根的作品。
《大地的母亲》,是龚琳娜在采风之后创作的新歌,她在不同的地方采风,在采风的过程中发现,比如去彝族采风,他们的歌特别好听,在四川凉山雷波县,可是当地人唱的是彝语,但一个人没有办法把所有民族的语言都学会。所以龚琳娜想到了创新,在民间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拿到翻译的汉语歌词后,龚琳娜邀请音乐制作人张羿凡老师,重新按照不改变彝族曲调、不改变歌词内容进行改编,改编之后可以让音乐家开口演唱彝语伴唱,模仿当地彝族男生来唱这首歌,最终形成以城市民谣的方式重新演绎《大地的母亲》。
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创立于2015年,由北京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与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剧场联合承制,获得中国音乐产业大会“中国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得到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关注与支持,已连续举办九年。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始终热心公益,与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急救中心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推动流行音乐的创作和传播,举行了百余场演出,持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音乐人参与其中。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项年年举办的室内流行音乐盛会,音乐周立足北京、放眼国际,已然成为了北京流行音乐的一张文化名片,涵盖多元素音乐风格,奉献高水准的艺术演出,传播流行音乐文化,创造时代潮流符号,展现音乐匠人"造物以情、匠成于心"的至高境界。音乐周不仅邀请国内外流行音乐领域大师级的音乐人登台演出,同时非常注重为优秀的国内外音乐人提供展示的舞台,每年通过音乐周平台为更多国内外音乐人举办全国巡回演出,传播音乐文化。
第九届“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于本周11月23日感恩节当天,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正式拉开帷幕。首日邀请到中国新艺术音乐女歌唱家、创始人龚琳娜,举行《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11月24日由《披荆斩棘2》后再度受到关注的新加坡歌手、音乐创作人黄义达带来2023“烈风”演唱会;11月25-26日两天则由有着“钢琴圣手”之称的世界钢琴巨星马克西姆带来《2023臻选·马克西姆古典跨界钢琴演奏会》。
此外,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启,由俄罗斯文学巨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改编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将于12月28日-2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同时,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将举行论坛、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让观众体验音乐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