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化和旅游行业具有鲜明的藏富于民的行业特征和优势,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更需关注文旅资源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西部地区而言,占地面积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在经济建设层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一些发展问题的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西部地区仍是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点区域。立足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文旅资源,在加强文旅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赋能共同富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存在一定必然性。
文旅资源开发赋能西部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需求
从国家建设整体层面看,我国的共同富裕是惠及14亿人口的共同富裕,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对西部地区而言,在文旅资源的开发中迈向共同富裕,既是当地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又是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不断进步中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愈加明确。在此目标引领下更应充分发挥文旅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在不断进步中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以文旅资源的开发推动共同富裕,体现出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传承中促进社会进步、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价值。作为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文旅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渥,在加强文旅资源开发的进程中,要积极促进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厚植根基、奠定基础,同时注入活力,以文旅融合的形式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不断为经济建设赋能,并在与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等战略的有机协同中为共同富裕贡献西部力量。
文旅资源开发赋能西部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依据
西部地区在长期发展变化中,积累了灿烂而丰富的文化,加之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其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大足石刻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丽江古城、西江苗寨等;丰富的红色文化,如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优美的自然景点,如苍山洱海、九寨沟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当地经济发展,并在财政、人才、技术等层面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较大便利,能在多元协同中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优势,带动当地以文旅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撑共同富裕的实现。
文旅资源开发赋能西部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在加强文旅资源开发中促进西部地区迈向共同富裕,需紧抓时代发展机遇,立足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精准把握共同富裕实践要求,深入探索文旅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转变发展理念,优化文旅资源开发宏观规划。一方面,为扭转西部地区部分文化从业者不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作用的现状,应通过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等形式解放其思想,从市场发展和社会建设角度出发,培育相关从业者的创新意识,将地区文旅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同区域经济建设融合起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进步。另一方面,在文旅资源挖掘的具体实践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避免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开发活动。综上,西部地区应结合文旅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立足自然条件、文化资源,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优化宏观规划,不断着眼于全局建设,在多元协同中开发文旅资源,努力形成蓝天、碧水、净土的自然风光与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的开发机制,在全局规划和深度融合中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文旅融合中带动经济建设进步,促进共同富裕。
加大投入力度,立足文旅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为加强文旅资源开发,各地应加大文化产业相关资金的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引进和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其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地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紧抓发展机遇,加大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引领各类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并以此明确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其二,重视资金融入的多元化。对西部地区而言,加强文旅资源开发离不开市场力量的介入,各地应改革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并结合必要的政策和文件,鼓励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文旅资源开发工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多元化的资金活力。其三,西部地区还应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人才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创新项目的落实等,吸引专业人才,以此带动文旅资源开发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其四,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还应重视文旅资源的优化整合。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应以文化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重视特色文旅资源的挖掘整合,在凸显民族性、地域性的同时打造文旅品牌,彰显当地文旅资源的经济价值,并结合全国性、世界性的文化活动,将特色文旅品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全面进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共进中走向共同富裕。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科技学院分中心研究员、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本文系重庆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2201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