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改革开放为中国文化艺术创新注入强大活力,一派生机蓬勃。席卷中国美术界的现代美术运动思潮也激情澎湃地冲击着景德镇陶瓷艺术,诸多的瓷艺家在这样一股浩荡春风中,挥洒岀自己对于大地重生的生命渴望,并用手中的画笔传达着这一时代气息。这一时期也是景德镇艺术陶瓷走岀国门的时期,西方的许多国家和民间馆藏机构以及港澳台同胞都派员来景德镇或“广交会”“香港”收购艺术陶瓷。
据澳门85岁收藏家刘先生介绍,古彩梅瓶就是1983年第53届广交会景德镇陶瓷进出口公司组织的的展览作品之一,其当年用外汇券购买。艺术瓷厂选中能上广交会的展览瓷,都是当年艺术瓷厂的艺术精品力作,对外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工业实力,既传播了中国灿烂的陶瓷文化,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瓷器,同时也再次让世界了解了瓷都景德镇。采购时需要外汇券,比当年晚清官窑瓷器贵很多。
决定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红腹锦鸡为我国特有之物种,传说中凤凰的原型之一便是红腹锦鸡。其不仅是高贵典雅的象征,更乃“全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锦鸡所具此五德,乃古人所推崇君子之德,由此体现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宋徽宗传世《芙蓉锦鸡图》中题跋“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正是取此五德瑞应之美意,流露出宋徽宗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和他对大臣要有比德举贤之意。
红腹锦鸡不仅外观华丽,寓意也十分祥瑞。过去古人将红腹锦鸡当作天上的“天鸡星”的化身,只要红腹锦鸡出现,国家就会有重大喜事发生,甚至会举办大赦仪式。
笔者查阅了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的《百年党史——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书和其他党史档案,在中国共产党1980年大事记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顾和记忆。
此瓶,就是80年代陶瓷文化艺术创新中,以造化制新图,讴歌新生活,创作新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瓶高47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4.5厘米,从瓶口沿到瓶圈足,共十一道纹饰,瓶口沿饰以金边,绘有珍珠粒,如意纹云头纹、内绘花卉并有金彩等,地皮包括沙地、珍珠地,尤其是用黑色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起到良好装饰点缀作用,烘托手法新颖,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白底,窄足处理利落,底款用篆书字体,“大清康熙年制”有框三行六字红款手写款识,且透岀金石韵味。
此瓶,全手胎,造型借鉴宋代梅瓶形制,小口,厚唇,短劲,丰肩,上腹弧鼓至内收,圈足。造型平稳、挺拔、浑厚、宏大,胎质洁白坚实,古彩色料中有珐琅彩成分,釉面莹润肥厚,气韵高贵;填彩均匀不厚重,发色莹亮,古大绿、淡大绿、古苦绿、古黄、矾红、黑彩、金彩等在釉面上都得以充分表达;绿如翡翠,红如丹赤,色彩层次关系清晰而丰富,枝叶设色轻松自然,装饰效果柔和不生硬,表达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应是艺术瓷厂美研室名师欧阳旭礼填彩。
既有工艺细腻而繁复的图案,也有工整细腻而简洁清丽的花纹,使五彩的精美程度达到很高的境地。该瓶器身绘通景画,富有“满”的特点,使人从任何角度都能欣赏到陶瓷装饰图案。该作品在创作中力避满而呆的通病,讲究主题纹饰与次要纹饰的交错视托,使作品疏密虚实闭合有序。
纵观此瓶,主画面描绘了“锦鸡闲庭”和牡丹挺拔叶杆。瓶腹雌雄两尾锦鸡闲庭信步于花草山林之间,俯首相依。雌鸟沉着收敛,体态优雅,受蝴蝶的吸引而与其交流,有种呼之欲出,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雄鸟则气宇非凡,黄金的点 染使其显得分量感很重,与叶子的薄感形成对比,其胸背腰腹有金彩并红蓝相间,如同黄金与火焰一般灵动耀眼,图中羽毛黄金点染细腻妍媚,长尾都被刻画的淋漓尽致,精工细描的特点。牡丹将春天的花冠、夏天的叶子、秋天的大枝杆齐聚,笔法轻松,枝叶转折灵活,穿插多变,明暗向背关系清晰,5朵牡丹花盛开,几枝玉兰花竞相开放,恣态婀娜,5支蝴蝶飞舞于花丛间,令画面呈向上伸展之势,蕴含着丰衣足食、幸福常在的美好愿望,寓意吉祥,华贵逼人。整幅画面构图布局吸收了国画章法和粉彩、斗彩的绘画手法,虚实相生,错落有致;作品上有民族气派和传统特色,表现手法上极富工艺性与装饰性,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吸收了传统古彩的长处,色调亮丽雅致,笔法娴熟,线条挺拔,尽可领略“五德齐备,四时皆喜”深刻含意,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露岀一种时代写照。
此瓶,左下脚藏石钤印:欧阳文平画款。欧阳文平是新中国古彩三杰之一欧阳光的儿子,爷爷是艺术瓷厂美研室名师欧阳旭礼,在美研所跟随父习画古彩,跟爷爷学填彩,学习绘画理论,得其真传,不求闻达,不受追名逐利,因而绝少喧哗,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通过一件件作品深刻地揭示着一内在规律,其作品往往不同凡响,设计理念新奇,构思巧妙,作品内容多为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十分丰富。
该作品始终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无论从造型、布局、用笔乃至题材、意境都更显装饰性和意蕴美,立意新颖,在继承康熙五彩绘画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当代“康熙五彩官窑”的风范。
(供图:李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