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旅游 | “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马鞍山村:赓续红色基因 推进乡村振兴

2022-12-10 20:09:54 来源: 文旅中国


马鞍山村村容村貌

马鞍山村红酒庄园  受访者供图

“两年前,马鞍山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再也看不到深藏着贫穷的沟壑,目之所及是整洁的排屋、精气神十足的村民和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宇明介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的马鞍山村,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村,在八年抗战期间,革命烈士高桥在马鞍山区域开展抗日游击战,马鞍山同其他革命根据地一样,经历了千难万险,为保卫祖国、拯救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村考察调研,为马鞍山人民带来“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的殷殷嘱托。

这个革命老区村以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围绕总书记视察调研路线,新建了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了3.8公里长的“红色理论一条街”,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旗帜和道路、中国梦、新时代、党的建设等10个方面共计182条重要论述,配套实施绿化景观及附属设施建设,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旅游氛围。

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马鞍山村正在重点打造马鞍山文化旅游教育研学基地。据悉,该项目围绕红色教育、民俗文化、生态文明3个主题,建设红色票据博物馆、度量衡暨司法公正展示馆、非遗展示馆、生命安全体验馆等17个展示和体验场馆。“马鞍山村还将以此为中心,以提档升级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马鞍山花海、平锦线马鞍山景区段道路外移、美食餐饮一条街为补充,建成集红色研学、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娱乐、森林康养于一体的马鞍山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建成后,马鞍山村年总游客量将达到55万人次。”李宇明说。

这两年,马鞍山村在加大红色文旅资源挖掘和转化的同时,还依托村内的红色文旅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探索出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将马鞍山汽车营地、油菜花海、山葡萄林地等与红色廊道串联,打造红色体验旅游线路,积极引导群众开办农家乐,出售特色农产品,带动群众共吃旅游饭,同走致富路。”李宇明说,到2022年12月,马鞍山村共吸引游客5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726万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能力”的殷殷嘱托,马鞍山村以党建促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行“红色印记、绿色生态、紫色产业”三色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强村、生态立村、产业富村”的发展路子,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乡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今年还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李宇明说:“马鞍山村通过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服务,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让观光旅游从景区观光游览拓展到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

“3年来,我们始终不曾忘却总书记的嘱托,踏实工作、勤劳生活。现在,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的收入逐年增加,我还被聘为村里的红色讲解员。”曾经被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的基层群众张国利表示。

李宇明说:“未来,马鞍山村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还要以绿为底色,加强生态保护,写好旅游文章,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责编: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