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绍兴造 非遗潮 | 他用50年做了1000多艘乌篷船,这很绍兴

2021-12-03 12:16:52 来源: 文旅中国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


绍兴造 非遗潮 | 他用50年做了1000多艘乌篷船,这很绍兴


乌篷船制作大师与乌篷船的故事

造船师傅,对绍兴人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词语。绍兴人靠水吃水,老一辈人捕鱼、修补船只少不了他们。一块木材,经过裁剪、打磨、铆钉、刷漆等多道工序,成为一艘“技巧”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乌篷船。

钱寿堂从14岁开始学做船,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

戴着乌毡帽,手上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伤口,穿着一身工装,笑起来很腼腆很朴实。第一次见面,钱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是地道老绍兴人”的印象。

年近七旬的钱老师说起一开始学造船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我这个是祖传的手艺,从记事起就看着太爷爷做船,后来14岁开始我也跟着学做乌篷船。说实话挺苦的,需要寒暑不惧,节假无休。”

从14岁学艺到现在,钱寿堂也曾多次想过换行当。但每每有放弃的念头时,就会想到七代的手艺要终结在自己这里,不免觉得愧疚。于是这一坚持,就是风雨无阻的五十多年。

“现在绍兴手工做乌篷船的师傅就剩十多人了,大部分还是在则水牌。”多年造船经验累积的高超技艺,让他成为当地造船行业的翘楚。

时光飞逝,几十年一晃而过。四季更替,时光轮回,钱老师经历了很多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对乌篷船的热爱。

“我要一直做乌篷船,做到我不能做为止。”在镜头前,钱老师这样对我们说道。

我们去的时候,钱老师正在将一艘做好的乌篷船送出去,而在一旁的工作棚下,是一艘正在精心打磨的船架子。

钱老师告诉我们,他做的船被送到了各个景区,东湖、柯岩……甚至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人跟他定制绍兴的乌篷船。

“我要感谢鲁迅,因为他在文章里多次提到乌篷船,是他帮我们绍兴把乌篷船好好地又宣传了出去。”

对于这份坚守了五十多年的造船事业,他的心头一直割舍不下。“我希望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帮帮忙,帮忙把乌篷船发扬光大,不要让这门手艺在我手里失传。”

行业日渐凋敝,已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这一代的坚守,将不仅是一门手艺的简单传承,也将是绍兴文化的千年延续。


乌篷船制作技艺传承已久,有其本身独特的含义

一直以来,乌篷船就是绍兴一个独有的文化符号,它曾经影响着绍兴人生活的每一处角落。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演变,汽车也代替了乌篷船,乌篷船也从必需品变成了装饰品。

尽管乌篷船地道使用不再是日常所需了,但乌篷船仍旧与每个绍兴人心底深处最美好的记忆绑定在一起。

倘若得了空,摇着乌篷船去看一场社戏,在欸乃的摇橹声中和着咿咿呀呀的唱腔。清风徐来,这就是最惬意的事。

当清亮的河水,把两岸的屋舍摇得越来越密,摇得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石桥越来越短的时候,就摇到了绍兴。

鲁迅在《乌篷船》一文中写道: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至。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日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乌篷船是越文化律动的水上精灵,是水乡绍兴的典型代表,但随着其交通、捕鱼功能的逐渐丧失,乌篷船制作与划行技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今绍兴正在加大以乌篷船为载体的水上旅游的开发力度,期望借此将这项技艺有效地传承下去。


绍兴乌篷船乘坐指南


看过乌篷船的故事,不知道没坐过乌篷船的朋友是不是很想体验一番呢?在下面这些地方可以体验到乘坐乌篷船的乐趣哦:

东湖景区

看鬼斧神工的崖壁

东湖坐乌篷船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水乡江南的别样风景。

地址:绍兴东湖景区


八字桥街区

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

坐乌篷船去感受最低调纯粹的原生态绍兴水乡生活。

地址:八字桥乌篷船码头


城市广场

记得从乌篷船码头上船

南线主要景致是仓桥直街,而北线则是更深度的本土体验选择。两种风情不一样哦。

地址:城市广场乌篷船码头


鲁迅故里

鲁迅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想从水上看看吗?

地址:鲁迅故里乌篷船码头


柯岩风景区

这里有鲁迅笔下的鲁镇

这里有根据鲁迅笔下1:1还原的鲁镇,瞬间穿越到书中!

地址:柯岩风景区


书圣故里

绍兴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

坐乌篷船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悠闲,惬意又自得。

地址:越城区书圣故里游客中心


安昌古镇

一路吃吃吃

傍晚坐上乌篷船,和船老大话家常,感受古镇的烟火气,太舒服啦!

地址:柯桥区安昌古镇乌篷船码头


”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雕琢,总有一脉相通的基因。在绍兴这个拥有数千年文化的小城里,有许多拥有着匠心的匠人,他们都以传统理念为内核,以当代工艺为表现,在细节处绽放千年精粹的魅力。“


 

   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尔雅工作室出品

 素材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责编: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