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时隔三月,“幸会”系列公共教育活动第二季,如约而至。
广州艺术博物院继续携手广州画院,搭建与青年艺术家交流的平台,带给观众深层次的藏品赏析。跟着青年画家的脚步,从画室走进博物馆,幸会“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古画中的神仙仕女、教化故实、文人高士。你呢,准备好和我们一起开启“幸会”奇妙之旅了吗?
一、幸会洛神
1800多年前,曹植途经洛水,听闻洛水之神名为宓妃,又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故事,于是写就了一封文辞绝美的《洛神赋》。这篇辞赋有一半的篇幅描述了洛神的美,美到历朝历代的文人画家竞相描绘心中完美的洛神。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三件《洛神图》,而陈川对清代费丹旭笔下的洛神情有独钟。
费丹旭的《洛神赋图》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长卷式构图不同,画中只描绘了洛神的形象。费丹旭通过描绘洛神脚下的水纹,表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盈飘逸的形象。作品赋色妍洁,笔姿秀逸,画面上方还完整地抄录了曹植的《洛神赋》,书法字体秀美,书与画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洛神赋图 局部 清 费丹旭
1847年作 绢本设色 108×37.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从东晋顾恺之将三国曹植《洛神赋》文本中曹植和洛神的爱情故事视觉化,创作了著名的《洛神赋图》,到清代高其佩、费丹旭、居廉笔下的洛神,一条绵亘千年的完整的古典美学线索呼之欲出。
陈川
湖北松滋人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近年来,陈川也在画文学或戏曲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与古代洛神等神仙仕女以“削肩细腰”为美不同,陈川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健康的美。他也试图加入一些对女性独立善良气质的理解,整体上也会使用色调和构成来完善画面。
春梦之一 陈川 2013年 绢本设色 85x180cm
二、幸会列女
在这次展览中,年代最早的作品就是元代佚名的《四烈妇图》。它诞生于六百多年前,见证了中国几个朝代的更迭,最终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画中列女的故事,其背后的封建思想早已被时代摒弃,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看,它确为佳作。
罗寒蕾在这套作品前看了很久,你们猜她究竟是被什么吸引了?
《四烈妇图》全册共七页,其中第三至第五页为《渐台避水》、《李氏断臂》、《刺虎救夫》,《婕妤挡熊》已散失。每个故事以一文一图的方式展现。
四烈妇图·李氏断臂 (元)佚名
创作年份不详 绢本设色 23×5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这套册页将人物和山水结合,和一般的列女图重点描绘人物的形式有所不同。人物虽然画得小,但细致入微,对环境的描绘也很精彩,营造了一种紧张和微妙的环境氛围。
四烈妇图·李氏断臂 局部
其中,最令罗寒蕾着迷的是画中那些剥落的绢丝。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发酵,作品的味道变得更加醇厚。那些松散发黄的绢丝,那些融合在绢丝里的线条和形体,那些剥落的色彩,却如此璀璨夺目。
罗寒蕾
1973年生于广西合浦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寒烟 罗寒蕾 2021年 纸本墨笔 78×46cm
罗寒蕾的人物画,散发着一丝丝冬日的芬芳。几年前,她以“罗阿姨课堂”系列视频,热烈真挚地呈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花园”。
她说,这次“幸会列女”,是她最后一次参与视频拍摄了。作为观众,有幸窥见“花园”一隅,便足矣。当然,也期待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在她另一座“花园”里再次幸会。
三、幸会草圣
在展厅二楼,整个展览的最后一套作品——任熊的《人物图册》,它就静静地摆放在那里。
林于思站在玻璃前,嘴角露出神秘的微笑,饶有兴致地开始品味这件作品。他说,他幸会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幸会。
清代任熊的《人物图册》,包含了他临摹、意临和创作八页作品,分别描绘了管道昇、老子、人马图、顾恺之、徐渭、张旭、乐毅、花神八位主要人物。
清 任熊 《人物图册》
其中有三页是临陈洪绶的画法,临陈洪绶画草圣这一页,画中草圣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以杜甫《饮中八仙歌》描写张旭酒后脱下帽子,用头发写书法的故事为脚本。他师法陈洪绶,但又有自己的一番风貌,张旭的人物造型奇趣,又非常符合张旭张狂的故事“人设”,人物线条如银勾铁画,富有装饰意味。
人物图册·临陈洪绶画草圣 局部
不少观众提到,中国古代艺术似乎离我很遥远。在博物馆展厅里,虽然我和它们只隔着一层玻璃,但却感觉它们如此陌生和遥远。我看不懂其中的技法,也不认识画中的人物。
可是,我们真的不认识它们吗?我们从小学习唐诗宋词,听着中国神话故事长大,那份浓厚的情感早已渗透中国人的骨髓。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会有惊喜发现。
古代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过去,陈洪绶是明代最当代的画家之一,任熊是清代最前卫的画家之一,我们的古代也是当代。
林于思
1978年生于广东惠来县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即便是活跃在一千年前盛唐时期的草圣,他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千变万化的。林于思笔下的草圣形象,已有了他自己的风格面貌。
林于思笔下的草圣张旭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天神、地祇、鬼怪、圣贤,无数的人物典故,在当代的语境下,在新的观看方式和研究视野下,结合当代的审美语言,这些图像和意义有着无限探索的可能性。
搜山图 局部 林于思 2020年 纸本设色 1000x45cm
我们相信,当大家再次走进博物馆,与艺术面对面时,都能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和中国艺术生生不息的无尽魅力。
下一季
艺海藏珍·花鸟篇
期待和你再次“幸会”
艺海藏珍·人物篇
展期2021年12月29日——2022年03月30日(展览延期至4月10日)
这里有更多精彩作品。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29日——2022年04月10日
展览地点
广州艺术博物院
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