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教育 | 破解六大难题,潍坊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2023-12-12 17:26:59 来源: 文旅山东

教育一个孩子,唤醒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设立首个家庭教育科的地方教育局、首个家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首个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学家长联合会、首个国家标准委认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团体标准……二十余年来,潍坊持续推进校家社共育事业,凝聚起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在12月12日举办的潍坊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全平说,“校家社协同育人”作为潍坊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石和关键一招,自2002年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以来,20余年的时间里探索创新、市域一体化推进,历经“唤醒普及、标准化与规范化、个性化与特色化、共建共治共享”4个发展阶段,秉持“政府主导、专家引领、课程推动、社会参与、评价保障”5位一体方法论,在潍坊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难题,树优势,为其他地区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全面、完善且可复制可借鉴的成熟模型。

  破解了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潍坊市建立起了高效运行的组织保障机制,先后成立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家庭教育科等专责组织机构,统筹推进全市工作;在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和“家长驿站”,在社区设立教育服务岗和教育协调员;组建市县两级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厘清部门协同育人职责,解决了协同育人统筹协调不够、缺乏统一组织体系的问题。

  破解了协同育人制度标准不完善、工作不规范的问题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在有的地方工作开展随意,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先后出台了《潍坊市家长课程标准》《潍坊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创建标准》《潍坊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建设标准》等一系列工作标准和制度文件,建立一年四次八课时的家庭教育课时标准,其中14项标准获国家标准委认证。

  破解了协同育人指导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全国面上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无专业化队伍、专业化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了300多人的全国知名专家资源库,组建起集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志愿者服务4个层面的梯队式、专兼职结合的本土团队,每年开展家庭教育素养和指导服务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不断提升队伍协同育人能力。

  破解了家长学习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够的问题

  针对社会上家长学习资源鱼龙混杂、不成体系、甚至有悖科学规律的问题,建立了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线下开展普及、选修、专题多类别课程,于2005年就研发出家长课程读本《牵手两代》,构建了家长课程五步教学法,确保家长课程落到实处。线上开发“幸福路-中国家长移动学校”(APP),根据家长关注教育热点定制课程“菜单”,家长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泛在化学习。

  破解了协同育人氛围不浓的问题

  长期以来,家长和社会对教育不够重视,协同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为进一步凝聚育人共识,联合宣传部、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开展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宣讲活动,“爱家”“践行家风家训好少年”“书香之家”等品牌,编写《中国的传统节日》《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故事》等书籍,每年参与家长超过80万人次,以活动为载体鼓励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

  破解了协同育人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为保障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了立体综合的评价保障制度。从督导评价、家长满意度调查、评先树优奖惩、示范引领、巡课视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激发育人主体工作内驱力。 

(来源:鲁网)


责编: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