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临沂市地大物博、生态多样、乡风浓郁、村落众多、农耕历史悠久、地域文化深厚,加之处于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休闲生活辐射层,发展乡村游、打造后花园优势独具。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老龄化时代、高速交通时代、大数据时代、共享经济时代、创新驱动时代、后疫情时代等多方重因素交互作用,推动旅游业加速向大众休闲演变,追求自然、放松身心、寻味乡愁、沉浸体验已经成为文旅消费趋势。
民革临沂市委员会在前期走访调研中发现,近年来,临沂市各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8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4个、重点村24个、景区化村庄107个,全市乡村旅游全省领先,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市。其中,蒙山横跨四县,空间容量大、资源禀赋好,可以以“寿”文化为统领,推动龟蒙、云蒙、天蒙、彩蒙“四蒙”整体开发,积极培育房车露营、康养度假、运动健身、星空帐篷等产品、业态,打造“仙道贵生·康养圣地”旅游品牌。今后3年,重点实施蒙山景区综合提升,开发“蒙山寿镇”,打造环蒙山酒店集群、民宿集群,办好蒙山登山节,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型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大众旅游时代,一切资源皆为旅游资源,大量的新兴产品、新兴业态,都要靠“融合”来实现。民革临沂市委员会建议,各级各部门增强融合发展主动意识,养成融合发展行动自觉,坚持“旅游+”理念,宜融则融、能融则融、应融尽融,积极推动本行业、本领域的资源、设施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策划、包装、打造农业休闲、森林度假、耕读教育、红色研学、中医药康养、体育运动等新兴产品业态,奏响乡村旅游大合唱。
经过十多年发展,临沂乡村旅游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当前重点是加强引导、科学布局,做大规模、做强品质。以交通、产业、市场为纽带,以乡镇或相邻乡镇为单位,串点连线、集散为整,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配套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形成多业态集聚、多链条交织、统一化管理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
民革临沂市委员会建议,要积极推动旅游民宿集中连片发展,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重点抓好环蒙山平邑柏林镇、蒙阴桃墟镇、费县薛庄镇、大田庄乡和沂水院东头镇、泉庄镇、沂南铜井镇等,建设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影响力的旅游民宿目的地。同时,充分利用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特色景观,丰富旅游元素,宜建小镇建小镇,宜建乐园建乐园,宜建民宿建民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原有产业附加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旅融合理念,把保护文化、利用文化、彰显文化贯穿于旅游开发建设全过程,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用文化打造美景、美食、美宿、好品、好物、好服务,让旅游更具文化韵味,更有文化内涵。
旅游是要素经济、产业链经济,发展旅游要靠各级各部门共同来抓。民革临沂市委员会建议,文旅部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推进旅游政策体系、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标识体系、旅游住宿体系、旅游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旅游产业链;出台“亲情沂蒙”服务标准,打造精细化、特色化服务,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游得醉心、购得放心、玩得开心。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