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8月4日从山东省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以来,商河县围绕“挖掘梳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整合包装秧歌文化、温泉文化,对接融入黄河文化谱系,丰富文化强县建设内涵”,深入谋划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方案,制定2022年文化强县建设考核细则,全面打好文化强县攻坚战。
当地成立商河县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全县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统筹指导。实施红色文化编纂工程,组织开展革命历史红色档案资源基本情况专项调查,全面摸清革命历史红色档案资料。整理保护冀鲁边革命文献、遗迹、实物、故事、口述史料等红色资源,建设冀鲁边革命历史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加强红色资源统筹规划,充分用好革命烈士陵园、党史馆、殷巷镇党史教育基地、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指挥所旧址、长征精神展览馆、浩瀚爱国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旧址、场馆,策划推出红色旅游线路,举办“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建拓展启动推介等活动。以红色文化特色村创建为抓手,推进刘集村、店子村、洼李村等红色资源挖掘展示工作,重点推进店子村创建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策划开展革命文物图片展等红色主题展览展示,通过微电影拍摄、微视频制作等方式,讲好、宣传好商河红色革命故事。
商河县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商河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纵深挖掘与整理,加强文史成果的研究、利用和宣传。启动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活动,对县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形成以镇街为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台帐档案及全县历史文化资源库。启动名胜名人撰志活动,对县内的名胜古迹及“麦丘三祝”“麦丘之战”“许商治水”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及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加强考古研究,实施麦丘故城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阐释,加强各级文保单位和馆藏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展示利用,以及文物周边环境保护整治。完成49处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牌安装,两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登记工作以及可移动文物藏品电子化工作。积极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博物馆新馆布展,借助“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策划开展文物图片展等活动。协调推进考古前置工作,今年以来完成15个项目160多万平方米考古调查。
当地以成功创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引领,不断提升以鼓子秧歌为核心的“商河非遗”作为黄河优秀文化代表的整体形象。完善非遗数据库,深入挖掘非遗项目内涵。开展非遗理论研究工作,同中国文联舞蹈家协会、省舞协商举办全国鼓子秧歌研讨会。围绕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非遗活态传承,对全县15个村居开展鼓子秧歌采风,直播演出20余场次,累计观看20万人次。春节期间,全县村民自发组织鼓子秧歌队伍近200支,演出1500场次。抓好新一轮“非遗进校园”,深入三所学校开展鼓子秧歌、花鞭鼓舞教学培训,两所学校入选山东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商河县按照“温泉+”发展思路,以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创建为统领,以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推进温泉与文旅项目、民宿、美食和品牌活动的融合发展。围绕温泉康养主导产业培育,结合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和温泉康养产业园建设,推动北纬37°康养小镇、山东健康集团温泉康养小镇、温泉基地扩建、欧蔓民宿等项目建设。围绕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以景区化村庄创建为抓手,推进洼李村、逯家村等村庄创建景区化村庄。争取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推动孟庄铺村、洼李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其中孟庄铺村荣获“2022山东文旅新锐榜”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