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南方观察 | 诗画相映成新宠!《蓝予诗画作品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3-23 20:04:40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日,《蓝予诗画作品集》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深圳作家、诗人、画家蓝予近年创作的100首诗歌和100幅国画作品。著名画家,深圳市书画院教授戴培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羊城晚报出版社编委兼艺术总监、诗词家、文艺评论家朱复融等给予了中肯评价。

据悉,蓝予这本集子最大亮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的绘画作品气韵贯通,法度合理,透露出清新的笔墨意趣,雅逸俊美的韵味表达,以水墨为主要的媒介注重淡墨晕染,作品追求简率天真的美学特征,以少胜多,以简概繁,用极少笔墨表现大千世界繁杂的内容,从而体现出传统绘画的神韵与哲学的丰富内容。其诗作用独特、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所思所想,清丽耐读,意蕴深厚,且有一种写意画的韵味,既悦人眼目,也给人启示和回味。本书中诗歌和绘画合集出版,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著名画家、深圳市书画院教授戴培仁以《蓝予国画管窥》作序。他评价蓝予的人物画和山水画,潜心用意笔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尤其是蓝予偏爱线描人物仕女作品,几年来遍临名家王叔晖、项维仁、刘凌沧等作品。在细微处精雕细琢,使人物纤毫毕现,粗放处大胆姿肆不拘一格,豪放飘逸,严谨精致。如参加中日画展的《消夏图》《济公》《杜牧》《梅花三弄》《张旭醉书》等写意人物作品,呈现出笔墨大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张驰有度的用笔特色。尤其是《消夏图》,一文人雅士独坐于石凳之上,侧身回头若有所思并举杯品茗的动态,衣褶线条的涩滞凝炼和用笔恰到好处拿捏准确生动。背景丝瓜的湿笔寥寥,淋漓奔放又恰当控制,丝瓜叶的墨色浓淡把握十分到位,丝瓜枝蔓穿插其间疏密用笔转换多变,如流动的音符使画面增添无穷的韵律之美。

在山水画创作上,蓝予热衷于疏萧孤寂的倪云林简淡的风格特色。并在王翬和黄君璧山水的临摹上下足功夫,表现水墨山水以简概繁的创作理念。其点缀小景和人物平添画面的高古意趣。如《观瀑听涛图》《秋江归棹图》《枫桥泊舟图》等作品,均是蓝予对传统水墨和山水诗意的深刻理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作序《美,穿行于诗画之间》。认为蓝予的画作,尤其是描摹仕女的线描,细腻、婉约、生动,意趣盎然,人物仿佛会笑吟吟地走出画面。显然,蓝予把绘画的内在诗魂,用线条和笔墨以具象方式呈现出来。她的诗也自然平添了一种常人不具备的画意。《白鸽》一诗便是典型的“诗中之画”,该诗首先展开的是“山崖”,随即将“风”带入,继而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松涛”。随后出场的是“小鸟”,作者特意点明了其中的“大意”,说明了生命的偶然性。可能是小鸟作为食物衔来,落地在险峻的悬崖上,却给予植物一个契机,在寂寞中生长,在逆境中倔强地活着,并且不放弃对幸福的憧憬。这歌颂了自然界蓬勃的生机,也间接地写出了人的强劲。他认为这是蓝予在诗画之间探寻美的又一次出发。

羊城晚报出版社编委兼艺术总监、诗词家、文艺评论家朱复融特意贺诗,给予高度评价——

一派分流九色开,

写诗更上凤凰台。

裁云三朵添溪外,

楚鬓青眉补杏腮。

蓝予简介

蓝予,本名王惠平,湖南永州人,作家、画家、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2015年鲁迅文学院广东中青年作家班学员,资深媒体人。

现已出版文学作品:《苏醒》《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等;出版两本国画作品两本《蓝予国画作品选》《清风雅韵~蓝予国画作品集》。

(供图:蓝予)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