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东莞清溪:弘扬“松鹤精神”,加快建设雕塑之乡、文化大镇

2022-09-29 14:31:22 来源: 文旅中国

“英雄祖国英雄树,唯慕英雄画英雄。”他在民族于危难时投笔从戎,亲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华南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时,重拾雕刀画笔,塑造人民领袖形象、刻画共和国英雄……这就是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人张松鹤(1912—2005)的精彩人生,如同一个大写的“传奇”。9月28日,“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暨学术交流会在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开幕,精选了100多件张松鹤雕塑原作、书画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进行展示,包括首次亮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4幅草图原件等作品。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清溪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东莞日报社承办,北京画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岭南美术馆等单位及张松鹤家属大力支持。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擦亮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品牌

今年是张松鹤诞辰110周年。清溪镇以此为契机,围绕“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追求,紧跟“思想引领+文化供给”的主线,聚焦东莞红色文化、莞邑文化等“七大文化”,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挖“松鹤精神”,并初步形成以之为代表的清溪城市精神内涵,助力清溪雕塑之乡、文化大镇建设。

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表示,本次活动正是清溪镇立足红色文化和莞邑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响应东莞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清溪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底气,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举措。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清溪、结缘清溪、关注清溪,助力清溪不断擦亮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清溪加快建设雕塑之乡、文化大镇。

“‘松鹤精神’是东莞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七大文化’的重要内容。举办本次活动正是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李粤梅表示,希望清溪镇和其他镇街围绕“七大文化”“四张名片”等重点,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争当打造文化强市的践行者、排头兵,助力东莞建设与城市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城市文化,为增强千万人口的进取心、归属感,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打造更多平台载体和响亮品牌,为推动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张松鹤幼子、雕塑家张方现场分享了张松鹤在革命艺术生涯中的许多感人事迹。他希望本次活动的举办,既能够传承其父毕生为之奋斗的雕塑艺术文化,助推清溪打造雕塑之乡、文化大镇,丰富东莞的历史人文精神谱系,提升东莞文化形象。

众多创作原稿、书画、文献首次亮相

进入清溪镇文化中心一楼,恩格斯、列宁、鲁迅等人的铸铜塑像伫立在大厅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日烽火》、惠州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浮雕《解放凯哥》等张松鹤作品布画,再次将观众拉回了那个烽火连天、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雕塑大师张松鹤艺术与革命的传奇生涯。

展览主展厅设有早年的革命与艺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书画东江故园情3个单元,分别展出了张松鹤革命文献及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版画及速写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及相关文献、晚年书画作品及东江纵队主题雕塑文献。

“本次展览从展品质量来看,是近20年来张松鹤作品展中最有学术价值的一次。其中展览首次展出《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4幅草图原件,向公众展示了张松鹤先生反复构思、推敲浮雕创作稿的全过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赖志强说,展品中还有20世纪40年代他创作的大批写生画稿和手书刻印的革命文献原件,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此外,代表性作品如鲁迅浮雕(《鲁迅全集》、第一、三版封面)、东江纵队主题雕塑原稿等多个重磅原作亦同堂展出。

“展会整体很丰满、成系统性,展出了许多新的文献材料。这对张松鹤研究是一次促进,也是一次有力的补充。”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黄乔生说,这次展会弥补了过去人们对张松鹤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期间认识的空白。事实上,这段时期的经历对张松鹤十分重要,不仅培养了其艺术素养,而且在这个时期还结认了陈烟桥等“新兴版画运动”的参与者,得到了鲁迅先生间接指导,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艺术方向。“随着抗战开始,他携笔从戎。在战争中得到淬炼,他好多战友都牺牲,他把对战友的情感融入在他创作的作品,使得他的作品好多都成为了经典。”黄乔生说。

“父亲晚年就是想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歌颂为共和国为解放为民族独立献身的英雄和战友们。”张方说:“我作为后人,感激家乡的政府和亲人对他的厚爱,希望把他的精神和艺术能够在故土传承下去,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文中图片由郑家雄拍摄)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