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加班,差点‘冷萃’”、“人生就要趁热‘拿铁’”,近日江苏常州举办的青松咖啡节让市民实现了一把咖啡自由。众多的展位之中,“图书馆里的咖啡店”招牌尤其醒目,这就是常州秋白书苑运河·明德馆自营咖啡品牌ycoffee。“我们把有关咖啡的图书都搬到了这里,市民朋友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还能办理常州市图书馆电子借阅证,甚至可以现场借阅图书。”咖啡师佳佳欣喜地说,“咖啡节第一天就办理了一百多张借书证,我们还给消费的市民发放了秋白书苑文创产品书签,希望大家爱咖啡,更爱阅读。”
在常州,遍布城乡的秋白书苑书香四溢,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已然成为全民阅读新阵地、文旅融合新标杆、城市文化会客厅。读书不觉已春深,32家秋白书苑覆盖常州市全域各辖市区,用一方小小的空间传播知识,让书香飘到了百姓家门口。
倚靠闹市,不惹喧嚣,秋白书苑运河·明德馆坐落于常州主城区内,2022年1月正式开放运营。“节假日、周末会有很多小朋友过来,自习、看书、写作业,”明德馆负责人莎莎介绍说,“平时更多是一些工作的白领,带着电脑过来喝一杯咖啡,坐在自习室办公。”由于周边散布多所小学,秋白书苑运河·明德馆在设计之初便定位于青少年,从室内装修到书籍储备都有所侧重,同时也考虑到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除公共区域外特别开辟自习空间,以满足不同读者的环境需求。明德馆共配备了6000多册儿童书籍,主要有绘本、低幼读物、拼音读物和百科知识等等,运营方还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母亲节“我的第一本手工书”亲自DIY活动、“童期声”儿童诗歌朗诵会、绘本亲自共读活动等等。
常州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常州秋白书苑并不满足于“城市书房”的定位,在全域布点时围绕城乡一体、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强与旅游、科技等融合,把触角伸向了基层社区、美丽乡村,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为读者提供不同风格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五一假日,阳光微醺、微风不燥,游客们纷纷造访一家开在田间地头、充满鸟语花香的秋白书苑。作为2022年江苏省最美空间打造对象之一,秋白书苑花开西庄馆是如何从众多候选中脱颖而出,独放异彩的呢?
“花开西庄”是常州市乡村文旅品牌之一,开园一年来游客接待量超10万人次,作为生长在都市近郊的艺术田园,这里是常州人寻找春天最好的去处。秋白书苑主动融入旅游市场,牵手美丽乡村,让知识在田野里绽放。花开西庄馆是常州首家私人承建、以艺术为主题的秋白书苑,4000余册书籍以艺术类精品书为主。这不仅是一个书苑,更是一个承载着很多精神和寓意的艺术品,所有到访者无论是读书、品茶还是单纯的游览,都能以身临其境的独特方式欣赏到、接触到艺术。
致力于打通全民阅读、书香城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提升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最美一公里”,立足于基层街道社区文化工作的现状、辐射范围内的文化资源、辖区内市民读者的切实文化需求,集教育性、公益性、休闲性等特征于一身,常州秋白书苑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市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近年来,常州市倾力打造秋白书苑,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秋白书苑各放异彩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在西夏墅镇梅林村,秋白书苑摆满了竹制灯具、木桌椅、剪纸作品等老物件,与四时风光、闲逸山水相映成趣;在罗溪生态湿地,秋白书苑将阅读、运动和大自然巧妙组合,打造成惬意快活的生活场景;在丁堰运河公园,秋白书苑巧借了“水、船、桥”等水乡元素,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意境缓缓道来……如今,多家秋白书苑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在吸引本地居民驻足体验的同时,也为游客打开了了解常州文化的窗口。
据统计,至2021年底,常州秋白书苑服务市民百姓超500万人次,全年文献借阅量达77.7万册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435场。2021年至2022年,共7家秋白书苑入围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今年,常州市还将新建3家秋白书苑,并不断优化环境和功能,探索营造出更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阅读空间,从而推动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图片由常州市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