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余音绕金陵,今日再续梦——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团场合作”再续新篇

2022-11-21 22:33:02 来源: 文旅中国

一梦入红楼,声声动金陵,锦城遥相望,共享金玉缘。11月18日晚,民族交响诗《红楼梦》在江苏大剧院深情奏响,民族舞剧《红楼梦》在四川大剧院同步起舞,金陵锦城以梦为媒,与线上线下数万名观众一起,伴着箫管笙笛之音游园入梦,感受民乐之美、古典之美、民族之美。

民族交响诗《红楼梦》首演现场

民族交响诗《红楼梦》源于民族舞剧《红楼梦》,汇集舞剧中《幻境》《省亲》《游园》《冲喜》《团圆》等经典段落曲目,通过丰富的音乐层次展现大气的东方审美和灵动的人物形象。《含酸》中,“宝玉挨打”的音乐借用传统戏曲锣鼓点,让人联觉到传统器乐曲《鸭子拌嘴》的撷趣。《省亲》中巧妙利用二胡近似人声、富于歌唱性的音色特点,作为元春与亲人“满眼垂泪”“哽噎难言”的情节铺陈。而后,笙缠绵悱恻的音调,通过音乐叙事表现元春与亲人间的呢喃与温暖。《游园》中使用了苏州评弹的表现手法作为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音乐铺陈。《冲喜》中,唢呐的一声悲鸣,大鼓紧凑的鼓点与男女声急切的伴唱,从节奏上渲染宝黛钗被命运束缚的复杂内心。

据了解,全新的民族交响诗《红楼梦》由原民族舞剧《红楼梦》作曲赵博、民乐编配戚浩迪共同创作,由著名指挥张列执棒,南京民族乐团倾情演绎,是剧院和乐团联合出品的最新力作,作品以新的视角、新的风格、新的语言浓缩化为一个个音符,以丝竹管弦之声演绎了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曲终了,观众掌声久久不歇,眼里闪耀的是欣喜,是感动,也是敬意,敬台前幕后的艺术创作者,敬曹公、敬文枢南京,更敬璀璨夺目的中华传统文化。

民族交响诗《红楼梦》首演现场

2019年金秋,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市委宣传部的共同促成下,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在深度共建协议上落下签名,今日的“入梦”从那时就已埋下伏笔。

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签约“团场合作”

三载春秋,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并肩携手、踔厉奋发,留下了太多美好而难忘的瞬间。

共同打造精彩纷呈的“民乐演出季”。《人间四月天》《六一动漫专场音乐会》《七夕专场音乐会》《火红幸福年》等主题音乐会以民族音乐讲述中国情怀,深受观众的喜爱,每年吸引近万人走进音乐厅。

共同树立个性鲜明的“城市民乐品牌”。“江南之声”音乐节、“梅绽金陵”戏曲主题音乐会、“南京国乐节”等展演平台,汇聚优质艺术资源和著名艺术家,为南京乃至江苏打造了可持续的城市级演艺平台,成为民乐大省文化传承新势力。

共同实现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以江苏大剧院一流文化综合体的艺术平台,承托南京民族乐团充满活力的演出团体,既能在演出运营上实现优势互补,又能在艺术创作上相得益彰,这是对中央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团场合作”要求的成功实践。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在江苏省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会议上对合作模式表示高度肯定,更吸引国内众多院团前来学习交流。

共同打造深受欢迎的“红楼系列”作品,包括民族舞剧《红楼梦》《梦系红楼》主题音乐会、民族交响诗画《红楼梦》等作品,把六朝金粉地的繁华盛景鲜活的呈现在舞台上,让爱艺爱乐的观众在乐声舞影中共赏动人故事。

南京民族乐团为舞剧《红楼梦》现场配乐

《梦系红楼》主题音乐会演出现场

如今,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的合作融洽无间、日臻默契,伴着《红楼梦》的余音,剧院与乐团确认了新一轮的共建目标。未来,江苏大剧院和南京民族乐团将坚持高品位、高内涵、高水准的艺术定位,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深化“团场合作”。

民族交响诗《红楼梦》首演现场

双方将继续在文艺事业上深耕厚植、精益求精,共同创作出具有民族底蕴和中国气度的作品,奉献给热爱艺术的人们;进一步培植“江苏大剧院民族乐团”品牌,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大剧院和乐团还将在艺术普及、文艺推广、艺术教育等方面展开特色活动,期待让更多的人欣赏民族音乐的魅力,参与民族艺术的传承。

红楼一梦,余韵悠长,江苏大剧院和南京民族乐团首期“团场合作”取得了良好开局,成功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今日续梦,再颂金陵,相信新一期的合作共建,双方能给江苏乃至全国的爱艺观众,带来更多感动和欣喜,为江苏文艺事业和社会主主义文化繁荣再谱新篇。

(江苏大剧院供图)

责编: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