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荧屏“富豪人设”炫富成风引观众厌恶

2023-11-13 18:58:03 来源: 文旅中国

从流行网络文学到热门影视作品,“富豪人设”成为近年来文艺创作尤其是爱情题材塑造人物时的热门选项。11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称近年来随着微短剧迅猛发展,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获得盈利,在“富豪人设”的塑造上越跑越偏,形成尴尬、油腻、幼稚的不良趋势,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诟病。文章被多家媒体转发报道,引发网友对“荧屏炫富”“富豪人设”等话题的关注与讨论。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1月7日0时至11月13日10时为周期,以“富豪人设”“霸道总裁”“荧屏炫富”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1月9日8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11月8日,@光明日报发布文章【荧屏“炫富”当止】,称从流行网络文学到热门影视作品,“富豪人设”成为近年来文艺创作尤其是爱情题材塑造人物时的热门选项。文章引发舆论关注,@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经济时报、@中原新闻等媒体转发报道。“荧屏炫富”相关词条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讨论。11月9日,“光明日报评短剧富豪人设越跑越偏”“微短剧角色炫富成风引观众厌恶”等话题的舆情热度不断升温,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当日峰值,当日舆情实时传播量为613条。

截至11月13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2756条,微博2143条,客户端6399条,网站1667条,视频462条,微信1303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微博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50.16%和16.8%。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光明日报评短剧富豪人设越跑越偏”“微短剧角色炫富成风引观众厌恶”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富豪人设”大行其道带坏社会风气,占比32.3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999牛牛牛:现在的霸道总裁资产动不动过亿,开豪车、住豪宅,啥事不干,主要任务就是谈恋爱。赤裸裸宣扬不劳而获价值观,主打擦边球和意识流。

@满仓大兄弟:就是这样的文艺作品,带坏了社会风气。但是这种人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在头条、热搜,审核难道不把关么?

二是,调侃“富豪人设”不接地气,占比29.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某不知名cos爱好者:13岁辍学,14岁做的品牌上市,15岁签了传媒公司做明星,20岁身家千亿,长得帅炸天际,感情又专一。这么说吧,我也可以年入10亿,只差一盘花生米。

@打工吗:霸道总裁动辄清冷高贵,身家千亿,太不接地气。看我我山东霸总:开着挖掘机带着女主,举起手中两米长的大葱,看看,这就是我给恁打下的江山。再咬一口煎饼,深情看着女主,也很让人心动啊。

三是,希望平台与相关部门应该出手整治,占比24.4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满仓大兄弟:不光微短剧,正常剧也这样啊。古偶和现偶不都是靠装高贵和谈恋爱活着呢么。除了这些还有啥?不知道是导演眛了良心还是编剧失了智,相关部门真该出手整治了。

@洛晓洛跑得快呀:光明日报说得很对,这种东西本质还是粗制滥造,愚弄观众,妄想剑走偏锋,还好现在观众也不好糊弄了。但是现在多少没有基本辨别力青少年沉迷这种剧情,做着不劳而获的美梦?希望平台加强监管,别只想着流量和赚钱。

四是,认为目前“富豪人设”更有市场,占比13.6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风华绝代的朱:这种人大行其道,在座各位都有责任。短视频的受众就爱这个,动辄感动不已,都知道剧情一眼假,架不住有人爱看啊,架不住这种剧赚钱啊。

@苏苏爱吃瓜:现在富豪人设这么吃香,还不是因为有人买单?现在随便一个自称“二代”的评论区下面一众“老奴”现身,还喊人家“少爷”“大小姐”,我寻思这也不是民国啊,都翻身农奴把歌唱,怎么还这么多自降身份的?

三、舆情点评

近年来,“富豪人设”泛滥,成为影视剧与短视频里的“新宠”。影视剧里,“霸总”们动辄身家千亿,全部深情专一;短视频中,“名媛贵妇”们“爱马仕砌墙”,生活岁月静好。这些“人设”背后,是豪宅、华服、珠宝等财富符号的堆砌,更暗含对“不劳而获”价值观的追捧,不仅将影视创作引入误区,还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

细究可以发现,深谙套路的“富豪人设”已经成为一门“流量生意”。一是,主打“霸道总裁爱上我”剧情的微短剧在几年内异军突起,疯狂吸金。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主打“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仅有398部,到2022年备案数量已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其中佼佼者《拜托了!别宠我》票房分账突破3000w,创下各大视频平台的短剧票房纪录。二是,营造“住12万一晚的七星级酒店、收藏百万珠宝的”等贵妇人设的博主在获得流量后,便开启卖衣服、劣质的饰品以及微商三无护肤品的直播带货之路。三是,打造“白手起家”人设的“商界大佬”们在获得一众拥趸后便上架“致富之路”等课程,开启买课赚钱。由此来看,“富豪人设”的尽头无外乎吸引流量,继而推动流量变现。

归根结底,“富豪人设”的走红是因为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观众的需求。身家不菲的霸道总裁能够呼应观众心中对理想伴侣的想象;热衷于秀豪车豪宅的“网红”打造“白手起家”人设让普通民众常怀“草根逆袭”之梦。但是,随着吸金力不断增长,“富豪人设”也开始变形,霸总逐渐变得尴尬、油腻,炫富网红们在获得流量后也开始吃相难看,受到舆论的广泛诟病。而“富豪人设”的泛滥,也让“浮躁之风”充斥社会,对树立正向价值观、婚恋观、消费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遏制“炫富”风气,当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平台加强引导。影视剧也好、短视频也罢,限流低俗炫富内容,负起正向价值观引导之责,拥抱流量的同时也要做好内容筛选。第二,创作者应知,“富豪人设”正在逐渐失去市场青睐,近年来,影视“霸总”屡遭吐槽,“炫富”网红频被打假,创作者应转变理念,对低俗炫富、无底线博流量说“不”。第三,观众也要提升鉴赏力与鉴别力。不少看似精美的影视剧、短视频背后暗含金钱至上、不劳而获的不良价值观引导,作为新时代网民,观众们更要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切忌被精心打造的人设蒙蔽双眼。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