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传统书法作为公共艺术,三场展览带来的案例

2023-11-16 17:52:44 来源: 文旅中国

艺术家:邱志杰

策展人:张维娜

指导单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2021年5月,一场展览使得北京市朝阳区的三源里菜市场成为网红爆款。鱼身上贴着“子非我,安知我之乐”;海产的水箱外写着“愿者上钩”;苏轼的《猪肉颂》;金农题在《春笋图》上的诗;甚至还有今日乡俗之中的“都在酒里”,以及“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乡愁是最好的下酒菜”等煽情的文字。诸如此类从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中打捞起来的有趣的诗句、谚语、流行语和菜谱,以书法作品的形态,悬挂在菜市场的上空,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本次展览不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讨论风暴,一跃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更是位列2021年“全国十大文化创意事件”榜首。

这是“书写计划”的第一站,展览名曰“民以食为天”,菜市场内近千张书法作品均出自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教授。策展人张维娜称,这是一场关于书法介入当代日常的有趣实验。一方面,书法进入菜市场的举动,以及书写内容的当代性,使得书法如今那高高在上的艺术属性得以去魅,真正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另一方面,书写以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诙谐幽默的方式加以呈现,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书法悠久传统与当代生活的断裂与隔阂。

2022年元宵节期间,策展人张维娜再次携手邱志杰,将“书写计划”的第二站设在了广州市非遗街区永庆坊。艺术家从《邱注上元灯彩图》获取灵感,分成多组花灯艺术装置。以当代的方式重新书写从古至今有情人的诗词、歌赋、字谜,以传统书法形式、当代的书写内容;老广州的历史文化与节日民俗、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书写艺术与灯谜装置;传统节日的地方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书法的趣味性,如此种种便在这一场展览中,不断发酵,进行着深层次的对话。同时也将传统节日以及古老书法,以趣味的方式带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南都周刊称之为:“一夜之间,刷爆全城。”

2023年8月,邱志杰的全新书写计划“等待一场雨”——作为(深圳)南头古城焕新两周年期间特邀艺术项目,在历时千年之久的南头古城内特别呈现。艺术家将传统书法与实验艺术融合,携手南头古城“童诗班”儿童,以诗意的文字表达方式,书写一条“可阅读的街道”。《正气歌》与《百家姓》的书写是古城里文公祠与百姓广场的在地性连接;海子与戈麦的现代诗引起了现代年轻人的共鸣;郑愁予的《雨说》则是为生活在大地上的儿童而作;南头古城里的小朋友们创作的《如果雨不来》,使得深圳全城倾力“等待一场雨”,轰动一时,圆满落幕。

图:广州永庆坊

连续三年的“书写计划”,出自策展人张维娜。曾经的知名文化品牌“单向空间”的文化活动创意总监,如今出圈策划艺术展,出手即是经典。在2021年的中国青年报全国十大文化创意事件中排名第一名,一举打败了许知远等一众作家的脱口秀;以及河南卫视的出彩节目《洛神水赋》;甚至是作家余华在贾樟柯电影中的段子手等年度话题。

回望三年来的书写计划,张维娜称,每一次都是对自己的挑战。第一次展览的意外成功,这一场真正的“网红展”在她看来是“好的初心导向好的结果”,绝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为了做一场网红展而做一场展”。正因为她与艺术家周全的策划、用心的考察、全力的准备,才使得展览一炮而红。甚至连后来的上海乌中路菜市场PRADA展都被认为是国际品牌对她的完美拷贝。对此,她一笑而过。

第一次展览后,引发了她对传统书法走进日常生活后带来的诸多思考。中国书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已然成为连接城市、街区的重要媒介,书写计划(公共艺术展)已经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对话和关系的公共场域。当艺术的传统阵地白盒子(美术馆)逐渐失去活力之后,公共艺术俨然已经成为提升城镇(街区)面貌,塑造文化认同,激发城市艺术活力乃至于城市、小镇、街道与品牌营销的重要途径。

图:深圳南头古城

正在此时,第二场展览如约而至,广州老城区的非遗街道“永庆坊”发出了橄榄枝,作为广州市紧接“小蛮腰”列居第二名的文旅胜地,永庆坊是新一代广州人的网红街区,正是看到了“全国十大文化创意事件的第一名”的影响力,力邀策展人张维娜与艺术家邱志杰,在2022年元宵节期间,在地书写了第二场公共艺术展——一场灯谜与书法的装置艺术。一举打破了街区日均客流量超过8万人次的大关。展览还引起了文旅局等部门的关注与大力推荐。由此,书写计划成为了城市公共艺术中最独特的一支,不断成长。2023年,第三次展览正式由深圳南山区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深圳市重点文旅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南头古城”作为主办方,再次向策展人发出邀请,作为街区成立两周年的委约艺术项目成功举办。

传统书法作为公共艺术,三场不同的展览与这些城市、场域,以及城市的文化、在地的居民、社区之间产生的链接与对话,是策展人张维娜最重要的策划。在未来,更需要通过呈现在地化的思考,不断创造新的话题和视角,使得城市街区变成一个没有界限的艺术场域。



责编: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