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看见文物 | 见证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的民窑装饰艺术——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

2021-01-06 10:15:14 来源: 文旅中国

磁州窑系的民窑装饰艺术堪称我国瓷器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宋金元时期,社会风俗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少年儿童的游戏亦很多样,小河边、草地上、山间、溪流旁等到处可以寻找到他们嬉戏的身影。这些便成为民间陶瓷艺术家们装饰艺术的灵感之源。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高30厘米,口径18.5厘米,腹径31厘米,足径12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底打捞出水。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 杨晓君/摄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造型浑厚,器形端庄,上腹鼓,下腹斜收,肩部绘有缠枝菊花,瓷罐罐体在白地上用黑色画出主题图案,图案的一面是一个穿有肚兜的孩童手拿一枝花站立在花丛间,他表情生动,看上去娇憨可爱。主题图案的另一面描绘的是盛开的荷花,这些荷花花叶肥大而饱满,有的已经结出了莲蓬。绘画手法简练粗犷,极富民间色彩,具有磁州窑产品的典型风格。元代的磁州窑系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瓷器生产者,尤其是白地黑花产品数量惊人。在元大都出土的瓷器中,磁州窑系产品占了将近一半,白地黑花瓷器又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这个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是常见的出土文物,而是一件出水文物,其出水的地点位于中国辽宁省的在三道岗海域。

1991年7月,辽宁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三道岗海域捕鱼收网时发现渔网里竟然有大量的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1991年9月,经过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的专业人员仔细的搜索和勘察,在三道岗海域下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考古人员在沉船遗址处发现有大量的瓷器、铁器被成摞摆放着,应该是大致保存了原舱货物堆放的状态。专家对出土的瓷器以及部分船体进行研究,并结合考古队员的勘察结果,初步判断船上装载的是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等大宗货物,经初步鉴定这些瓷器为中国元代磁州窑的产品。

磁州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的漳河两岸,产品以罐、盘、碗、瓶为主,又有瓷枕及小型玩具等。釉色白中带黄,以黑、褐色花纹为装饰,有绘花、划花、剔花等手法。图像则为婴戏、禽鱼、龙风、水波、卷叶以及花卉等,纹样简粗犷,极富民间情调。

从发现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的元代沉船的位置看,那艘船应该在离岸后不久就遭意外沉没,所以难以判断这件瓷器的目的地究竟是哪里,但是从此可以折射出元代海运的繁盛。当时在国内,南北方的货运主要依靠海路,在国际贸易方面,海道更占据主导地位,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成了一条熙熙攘攘的商道。

责编: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