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世界级的景观大道”的G219国道是目前我国里程最长的国道,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串联起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四个省(自治区)的壮美奇观,是自驾游爱好者向往的目的地。
1月1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的G219国际自驾游目的地高峰论坛在广西北海市举办。论坛聚焦旅游兴边富民与G219国际自驾游升温发展两大主题,突出探讨如何将G219独有的自然禀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张锐瑞在致辞中表示,G219景观类型多样,民族风情浓郁,是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驾游廊道,具有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重要意义。文旅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G219旅游发展,全面深化合作,广泛凝聚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实现G219自驾游发展大市场的共建共享、相融相盛,不断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促进沿线社会和经济发展,带动沿线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厅长王松平表示,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将持续引导全区G219自驾游行业向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动G219西藏段在旅游业兴边富民、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艺说,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境的叠加优惠政策,大力推动G219边关风景旅游带建设。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广西便利的通关条件和良好的边境旅游政策一定会为G219旅游推广联盟增添多元化的线路产品选择,成为自驾G219的特色线路。
为充分运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多位中科院专家参加。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家就《新时代青藏高原科学旅游发展思考》《G219沿线地质演化与地理旅游》《G219沿线湖泊科考与地理旅游》等方面进行研讨。专家们表示G219串联起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寒带气候的丰富自然景观,整条公路景观类型丰富多样,野生动物分布广泛,植被类型差异明显,拥有得天独厚的科学旅游开发资源及优势,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旅游产业发展上潜力巨大。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专家就《G219国之大道在旅游兴边富民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行研讨,解读了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G219作为高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空间。
论坛还通过旅游推介、视频推广等方式,对G219自驾旅游资源概况进行介绍,向新闻媒体及嘉宾全方位、多视角展现G219的魅力。
中央电视台介绍了本年度沿线四省区专题宣传报告计划,此外,论坛还在石家庄设立分分场。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