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73岁军旅书法家赵洪富金文书法自成一家

2020-12-24 13:20:09 来源: 文旅中国

12月19日至23日,军旅书法家赵洪富“老有所为,壮心不已”——金文书法作品展在辽宁省丹东市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丹东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展期5天。共展出金文书法作品125幅,另有手卷18卷(250余延长米)。业内人士称,赵洪富几十年凝练而成的金文书法作品“自成一家”。

赵洪富战友、书友范长龙上将闻讯展览如期开幕,甚感欣慰,特致电祝贺,并作诗一首,以资鼓励:“军旅立过功,书法又有成;金文出成果,并非科班生;爱好才刻苦,学习能聪明;人生做成事,全在奋斗中。”今年8月,范长龙回家乡丹东时,得知赵洪富退而不休,正在筹备金文书法作品展,十分高兴,遂书赠赵洪富老当益壮,永葆军人本色——“革命军人要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范将军的这幅墨宝,本次也作为特邀嘉宾作品一同展出。

范长龙上将(左)书赠赵洪富

新中国60周年阅兵大典献礼之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赋》主创人,北京军赋书画院院长,诗人、书法家陈恩田,专门为赵洪富金文书法作品展发来贺电,祝展览圆满成功。陈恩田称赞赵洪富的金文书法作品——“笔力盖世,出神入化。”

书展开幕式于12月19日上午举行,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宫秀英、副主席张欣荣、秘书长兰宁,丹东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宋月华,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海林、鸭绿江印社社长王均以及本次书展作者赵洪富等出席。

书友王均观展有感,特现场赋诗赞颂年愈古稀的军旅书法家赵洪富——“展厅佳作墨香浓,高古金文气势雄;寒暑临池三百月,今朝众赞晚霞红。”他说,本次共展出赵洪富金文书法作品100余件,这是他多年精心创作的佳作名篇,且展厅内作品气势恢宏,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备受专家、观众点赞。“我和洪富先生结识十多年,他几十年临池不辍,自成一家。刻苦钻研金文,功力深厚,曾经编撰《金文字汇》字典。可谓老有所为,壮心不已;书海行舟,晚霞正红。”

据了解,赵洪富今年73岁,号戎墨轩主,祖籍山东蓬莱,现为军赋书画院顾问、院士,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沈阳中山金石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沈阳中山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丹东市书协大地书法专业委员会会长、丹东市关工委“五老”讲师团副团长等社会职务。曾在某集团军炮兵旅、丹东军分区等军事单位任职。

赵洪富的书法作品在部队、地方各级书画展多次获奖。其行草书法挥洒自如、飘逸俊美、自成风格。所创作的小篆《千福图》,集历朝历代百福之精粹,堪称一绝。更令人称道的是,赵洪富长期专攻金文书法,练就了独特的书写技法,其作品深受喜爱,为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等中外友人广泛收藏。赵洪富书写的金文曾荣获《仲勋赋》书法比赛一等奖,并被赠送给纪念馆收藏。

主办方对赵洪富金文书法作品展予以很高评价。他们表示,“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昔日“最可爱的人”赵洪富,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在戎马倥偬中奉献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解甲归田后,又活跃在文艺阵地,虽年逾古稀而迈耄耋,然砚田耕耘仍干劲不减。

赵洪富的执念。书法是造化与生机的本质所在。不仅仅是笔端流露,更是心中所系。从纷繁的物象到抽象点画人格气息化的沉淀,无疑是每个砚田耕耘者所孜孜以求的。作为丹东大地书法的“领头羊”,赵洪富以一个“朝圣者”的虔诚,术有专攻、心无旁骛,长年钟情于钟鼎铭文和执着于生僻艰涩的金文研究与实践。为此,他走遍了很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赵洪富苦心孤诣、笔耕不辍,不仅撰写了金文专著,且以金文创作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市重要展览中入选、获奖。书法本是寂寞之道,寂寞在于枯燥而单调,一如参禅、修身、冶性,皆从“慢”中玉成。如果没有“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的执念,想要取得一定成绩,无疑是痴人说梦。而赵洪富潜心于斯,揣摩其道,寒来暑往、夜雨孤灯,无有懈怠,着实有一种信仰和力量在支撑。

观道赵洪富。书艺一道,它是生命、生活、境界的拓展和升华。古人论书,往往从人品、学识论始。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即所谓“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其形、其色之外的“自我”境界;其线条、章法之外更深刻的精神凝练与情趣表达,自是心象、心迹和魂魄所化的幻想显形。这就触到了书法传承出新的本质。所谓“愈古愈新”,惟有追根溯源,回归质朴,方为正途。这也许是赵洪富执着于金文的初衷吧。

金文作为比较早的文字,是相对古老的、“静态的”艺术,从布局的自然,线条的古拙,以及质朴的美感,正是其意境深邃、精神高远的体现。素以旷古幽情系于毫端著称。赵洪富的金文书法作品,乍看,方整平淡,排列整齐,无甚欹绝,然细细品玩,“篆引”笔法的引入,浑圆淳厚、质朴自然,于法度之中,生意盎然备矣。这与他熟知金文流变,胸有万象,笔底自有波澜有关。这是他当下的、精神的、人格的写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奏响新时代文艺的号角。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已成为新时代每位书家的责任。如此观之,赵洪富深入金文门径,思接上古,秉持的是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文化坚守、一种文化自觉。即热爱自己国家的艺术,书写自己国家的文字。他终年砥砺淬炼、弘道养正,展现的是他用文化塑魂的精神风貌,“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和担当,自然“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

本次书法展就像一股春风,给寒凉的冬天送来一丝的温暖。“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书法展同样是赵洪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动阐释。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