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化第一茶厂老厂门 周德舒 摄
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光明路的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厂内完整保留的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是安化茶文化的缩影与历史见证,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典案例,成为安化茶文化的活态型博物馆。
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面积约1.3万平方米,包括靠背式茶叶木库(百年木仓)、单开门茶叶木库(南栋、北栋)、锯齿形车间(含西大门)、清代茶叶作坊、茶叶审评室、三栋拣场、压制车间和装箱车间、乌龙茶加工场、办公楼、礼堂等14栋文物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文物建筑为百年木仓,它是国家工业遗产、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现今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纯木质茶叶仓库。
据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建华介绍,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经过该厂几代茶人的传承与坚守才得以留存,并继续发挥历史文化和功能价值。1950年,该厂在1902年晋商修建的木仓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将原双屋脊背靠式结构改造成现在这种有防火山墙的单屋脊整体结构。2015年7月,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启动文物修缮工程,投资上千万元对百年木仓、单开门木仓、锯齿形车间及西大门进行保护修缮,于2016年5月竣工验收。2019年,该厂又投资200万元对清代茶叶作坊进行保护利用修缮。
“修缮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还原文物原本风貌,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文物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有效保留了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罗建华说。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百年木仓如今仍然延续着藏茶的原始功能。修缮后的百年木仓建筑群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68个隔间,可同时存放1000余吨茶叶。由于建筑的科学性,仓内温、湿度保持稳定,且木质透气性好,温、湿度和含氧量达到最佳比值,加上百年不间断地投茶藏茶使用至今,仓内益菌丰富,形成了最佳的微生物环境和微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茶叶生态仓。在这里经过独有的“一仓两藏”(一藏黑毛茶原料,二藏半成品产品)工艺,可以实现茶叶陈化和品质升级,使茶汤更加明亮,滋味更加醇厚,香气更加馥郁。
在延续原始功能价值的同时,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还被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功能价值,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工业旅游,吸引广大科研工作者、茶商、茶农、茶爱好者和游客来厂参观,亲自体验手筑茯砖和千两茶制作过程,感受安化黑茶魅力,每年接待游客近万人。
原为飘筛车间的清代茶叶作坊经过保护性使用开发,现为游客体验中心,设置手工筛茶、花卷茶制作、手筑茯砖制作体验及文献资料展示场所,让游客亲身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千两茶制作、茯砖茶制作以及传统的手工筛茶技艺。
茶叶审评室内完整保存着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各地、各类茶叶的珍贵样品,其中最早的为1943年的茶素样品。目前茶叶审评室仍发挥着产品创新研发的功能价值,带领新一辈茶人继续开拓茶叶事业。
此外,见证百年来安化茶行业发展轨迹的西大门如今已成为红色茶旅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原为手工拣剔车间的三栋拣场也即将开发为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红色茶旅文化馆,将其打造成茶旅文化展示中心、游客体验中心、红色研学大讲堂。
“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的资源优势,实施茶旅融合发展,打造安化黑茶文化中心,持续提升安化黑茶的品牌价值。”罗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