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舆情关注: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年轻人为何热衷上夜校?

2023-11-23 17:07:58 来源: 文旅中国

近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因超65万人争抢近1万个课程名额爆火。随后,北京、重庆等地一些机构也开始开设夜校班。“年轻人为什么抢着上夜校”“这届打工人流行上夜校”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榜单,舆情热度不断升温。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1月10日0时至11月23日13时为周期,以“年轻人 夜校”“打工人 夜校”“夜校流行”等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1月17日18时,目前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图:舆情统计走势图

11月8日,@央视报道称,近期,上海市民都在抢着上夜校,最疯狂的时候,1万个名额放出来,有65万人等着抢课,抢到心仪课程的难度,恐怕不亚于抢到过年回家的火车票!@共青团中央、@金羊网、@工人日报、@新闻晨报、@澎湃新闻、@新民晚报等媒体转发报道。相关话题“这届打工人流行上夜校”登上微博热搜。

11月17日,@新浪新闻发布【在上班和上香之间,这届年轻人选择了“上夜校”】博文。“夜校为什么又火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财经评论、@中访网财观、@央广网转发报道。当日舆情实时传播量达到峰值,舆情实时传播量为23565条。

截至11月22日,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41295条,微博23468条,客户端8998条,网站1726条,视频2046条,微信710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微博和客户端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56.83%和21.79%。

二、网民评论

对与本次事件相关的“这届打工人流行上夜校”“夜校为什么又火了”“夜校500元可学奇门遁甲”等话题的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认为夜校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占比33.6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王阿姨出来拿快递:我就报了个舞蹈班,下了班也没事,打发时间,丰富生活,主要自己喜欢交朋友,学不学的好都无所谓。

@您提交的昵称不能使用呀:学校是打工人的舒适区,再说夜校可以拓展年轻人的社交圈子,工作太忙没时间认识新朋友,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再说学个一技之长,以免万一被毕业了,也好有个手艺能吃上饭吧。

二是,认为夜校比社会机构的性价比更高,占比26.7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贪玩小玩玩:说明大家是想要获得更好的技能、才艺等提升自己,或者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只是社会上相关培训费用高昂,生活压力大奈何没有实现。夜校的性价比高,人们还是会愿意付费的。

@深情的Amanda:我在魔都我也要去,性价比非常高,500块钱12次课,这性价比吊打社会机构。

三是,认为夜校火爆是时代发展的体现,占比24.6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末稻: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总要给时间让文化来沉淀。夜校火爆说明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上来了。

@来瓶小茗同学:就以视频内容展现来看,课程多为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都是偏艺术类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终于走出短视频陷阱,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东西了,挺好的。

四是,认为夜校可以成为新商机,占比15.1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Livings001:创业的小伙伴看到了商机,一大波夜校培训机构正在注册上线。建议增加木雕、刺绣、缝纫、织毛衣等课程,绝对能够吸引客源。

@loongsoulworld:尤克里里、成品舞、网络表演、配音......好家伙,这是把社会机构开学校来了,这绝对是新兴产业,是时代红利啊,企业们卷起来吧!

三、舆情点评

继“city walk”之后,“夜校”再引年轻人潮流风尚。记忆中的夜校,是20世纪80年代工人、农民弥补文化和业务技能短板的场所。为何如今年轻人会再次涌入夜校?其实,相比于当年的夜校和传统兴趣班,当前爆火的夜校种类更丰富,门槛也更低。

继上海夜校“一票难求”之后,夜校开始“遍地开花”。据报道,爆火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已开设7年之久。相关课程已由最初的艺术类延伸至红酒品鉴、桥牌、Vlog拍摄等,涉及生活、时尚、益智游戏等诸多领域。在报名启动当天,有65万人在线争抢近1万个名额,大多数课程名额在一分钟内被抢光。无独有偶,浙江开设的夜校“美妆班”今年招生30个名额,结果有1700人报名,录取比例高达56:1。夜校的异常火爆让人们看到新商机,据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已有近十家机构或个体创业者开设夜校,课程覆盖非遗、美术、书法、音乐、摄影、语言、美妆等多种类型,收费基本参照上海夜校班标准,500元可以上6—12课时。

夜校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文化宫”,“性价比”是其致胜王道,精神需求成其兴起基础。“课程种类多,教师专业强”——65万人热抢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有382门课程,从艺术陶冶到新兴技能,基本做到全覆盖。此外,该校的授课教师大多是有口皆碑的老艺术家和老师傅。如中国桥牌协会三星终身大师陆凯、国家一级演员王玉兰等。“价格令人心动”——与动辄上万的社会机构兴趣班相比,夜校普遍500元左右的价格,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一大卖点。“‘破圈’社交的绝佳去处”——从对演唱会的跨城奔赴、组队玩剧本杀、桥牌,到寻找吃饭、出游的“搭子”,年轻人对线下“破圈”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夜校正中靶心,成为年轻人拓展朋友圈的绝佳去处。“业余‘充电’的最优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发旺盛,厌倦数字娱乐之后,发展一门线下兴趣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可以说,“夜校”的火爆,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夜校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对政府来说,这体现了市民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要搭建更好的平台,积极促进夜校服务的规模化、多样化、专业化,丰富市民教育资源供给。对企业来说,则暗示了一种新商机,“物美价廉”“延时付费”让人们在体验到高质量教学同时也规避了“商家跑路”风险,成为夜校领跑“兴趣课”赛道的关键因素。商业夜校要想分得红利,就要在企业正规化、课程多样化、价格人性化上下功夫。对监管部门来说,“夜校火爆”更代表了一种新挑战,在巨大流量诱惑下,企业纷纷入局“夜校”赛道,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迫在眉睫,“莫让夜校行业乱象横生”成为监管部门的新任务。

责编:王晓琳 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