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简称“IP平台”)于2018年7月24日上线,是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打造的知识产权(IP)确权、交易、保护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中外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解决方案,保障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合法权益。
上线近3年来,IP平台与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文化企业建立了多项长期合作,已经形成了IP资源的集聚效应。目前累计申请登记IP数量3014件,完成确权IP数量2756件,累计成交量约为2800件,交易总额达5500万元。IP平台开展了大量版权维权保护工作,电商平台、视频平台的维权成功率达100%,苹果、安卓等APP渠道维权成功率达80%以上。
IP平台在服务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各方企业、展开版权国际合作、提供平台技术支撑上,工作成果斐然,道路越走越宽……
应时而生
IP交易授权在中国市场巨大
目前,IP已从狭义的知识产权概念,扩展为具有优质内容并且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创意,又称新文创,IP已经成为文化娱乐、文化创意开发的重要争夺对象。
“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由2015年的231.1亿美元提升到2019年的409.8亿美元,年均增长15.4%。内容产品的供给已由专业团体、专业人士的生产提供,转向由专业团体人员与群众性自发创作相结合的供给模式,内容型创作呈爆发性增长。IP交易授权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
再加上目前我国文化管理制度在市场上主要采取的是事前审批准入、事后执法处罚的管理方式,围绕IP展开的市场经营,政府管理面临政策的空白与缺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面临技术的壁垒。比如由于IP授权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其权利的溯源、验证、确权,要求具有专业知识和拥有专业人士;IP授权各个环节各自为政,相互割裂,著作权的登记以自愿自证为原则,不对溯源、验证做处理。企业IP权利自证又缺乏公信力。同时,两者在权利被侵犯时,又缺乏及时有效的保护能力与措施。在我国IP授权没有形成登记、溯源、验证、确权、保护、运用的完整的实操体系。
IP平台的创设就是基于上述背景应时而生,找到履行央企责任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契合点。
作用影响
推动完善文化领域IP市场秩序
在IP平台上,企业主体通过自发登记、自主授权、自动记录,行政执法能够快速取证、实时追溯,司法鉴定和仲裁有据可查、有凭可依,进而推动完善文化领域IP市场秩序,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
为行政机关、企业、消费者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自行鉴别的服务。IP平台作为第三方,通过规范化的流程、专业化的服务对IP权利的来源、使用IP的授权范围等,进行溯源、验证、确权,并在此基础上出具IPCI证书。
降低各行各业使用IP的准入门槛。IP的使用对于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涉及海外IP在中国运用时,中国中小企业由于在专业性上的不对称,造成面对海外企业垄断性要价非常吃亏。IP平台的交易功能可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授权交易服务,这种服务主要价值在于使双方在专业知识上对等,为中小企业弱势方提供可媲美海外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专业知识,在完全对等的前提下再完成IP授权交易。
解决现阶段新文创IP专业知识不足、法律实践滞后、企业缺少自我保护手段等行业痛点问题。
推动国内优秀IP以文化资产、文化内容等形式走出去。
功能特点
六大模块,两个服务
IP平台主要有IP溯源确权系统、IP交易系统、IP维权系统、防伪系统、侵权监控系统、诚信系统六大功能模块,提供两个服务: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性服务。
基础性服务包括:IP溯源确权——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追溯IP授权信息,对接政府机关提供数据服务和基础查询服务。IPCI证书获取——针对通过平台资质审核的IP权利进行IPCI标识码、标识符及电子证书的颁发,对IP进行确权并面向社会进行公示。企业信用评价——交易完成后双方进行评价,逐步建立交易平台内企业信用评级系统。
增值性服务包括:知产交易系统——简单授权交易使用B2B自助交易,复杂授权交易使用人工介入居间、委托和平台授权的三位一体交易系统。知识产权维权——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代理IP被授权方的行政维权;协助法律维权,强化维权成功率;依托企业资源解决目前法律不能及时制止侵权的滞后性问题。防伪技术——依托平台大数据,为企业提供可供选择的验证、防伪等技术解决方案。侵权信息监控——结合“中传暗水印”模块,对已嵌入暗水印的多媒体内容自动监控疑似侵权信息,通过AI深度学习检索和比对算法,向需求方发送IP侵权预警信息。
成果斐然
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解决
经过近3年的发展,IP平台凭借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解决方案,形成了IP资源的集聚效应。以2020年为例,在IP申请登记方面,IP申请数量1918件,较2019年同比增长582%;在IP交易方面,IP平台成交量约为1800件,交易总额约3300万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50%。
服务行政管理部门。2020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批复,同意IP平台向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提供出版(版权)涉嫌侵权线索信息。这一工作机制能够以高质高效的方式解决版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企业维权成功率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2020年,IP平台向地方文化执法部门及公安部门提供执法协助,配合推进10余件涉嫌知识产权侵权盗版案件的调查取证。其中部分案件现已结案,合计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2019年,针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渠道侵权盗版顽疾,IP平台与江苏、广东等全国12省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版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已拦截、关闭相关侵权盗版链接超8000个。
服务各方企业。2018年9月,IP平台与奇虎360、B站及硬核联盟成员OPPO、vivo、华为、联想等国内12家一线企业建立联合打击、及时终止的紧密联动机制。2019年6月,面对电商领域日益突出的侵权问题和行业困扰,IP平台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以IP平台运营为基础,以市场手段共同探索适用于电商领域版权保护的新模式。2019年12月,基于IP平台,针对电商搭建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平台基于电商商家不同场景特定需求,为电商平台提供专业的数字资产版权确权、交易、维权一站式定制服务。2021年2月,IP平台“中传暗水印”项目在京东进入试运营阶段,第一季度98家企业已完成转化及使用暗水印服务。
展开版权国际合作。2019年3月,IP平台与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CODA)在东京签署了以促进日本IP、内容及文化产品在中国确权、交易及保护的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9月起,CODA代表日本放送协会、东宝株式会社等多家日本版权方陆续向IP平台提交了相关作品著作权、商品被侵权盗版的维权申请,侵权涉及宫崎骏《龙猫》《天空之城》、新海诚《你的名字》、东映动画《航海王》等在中国大热的动画作品。目前代理日本版权方成功维权63件。2020年5月,IP平台与韩国大众文化艺术产业总联合会签署了围绕中韩文化领域,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非遗以及韩国经典IP、文化产品等重点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与海外机构的合作中,IP平台体现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作为文化央企尊重知识产权价值和保护海外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提升了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形象。
提供平台技术支撑。2020年11月,IP平台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共建“文化传媒智能计算实验室”项目。
IP平台依托复旦大学多媒体安全实验室和国内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顶级专家团队,以国际领先的加性隐码技术为基础,打造出安全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传暗水印”,用于多媒体内容版权确权、监控溯源、维权取证。不但可以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版权确权和侵权溯源,还将从源头上对侵权盗版者产生威慑,减少侵权盗版的发生,实质性解决当前多媒体内容面临的版权保护难题。
下一步,IP平台将强化知识产权维权协同工作机制,为行政部门服务,与各级执法体系建立对接,加强与主要城市的维权合作机制,发挥IP平台基础性、服务性作用,履行好文化央企社会责任。同时持续探索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发挥IP平台在文化和旅游产业技术层面的前瞻性、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