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美如画,硕果累累满枝头。章丘大地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澎湃的发展动能,奋力紧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强省会等重大机遇,勇担“东强”排头兵使命,接续着非凡十年的铿锵脚步、延续着非凡十年的奋进故事。
9月1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勇当排头兵 建设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章丘专场发布会。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以“牢记嘱托走在前,济东强区开新局”为主题,回顾了章丘这座千年古县、铁匠之乡,始终牢记嘱托,用四大提升工程开篇,用八大高质量发展行动夯基,用“5+4”工作体系垒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的崭新篇章。
砥砺奋进十年路,乘风破浪更远航。十年来,章丘区生产总值由678.7亿元增至1120.4亿元,年均增长5.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5.8亿元增至77亿元,年均增长7.95%。位列全国百强新城区第49位、全国工业百强区第59位、全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第7位。
把“工业强区”作为第一战略
不断推动转型升级
作为传承千年的铁匠之乡、铸造之乡,“工业基因”早已深深融入章丘血脉。章丘始终把“工业强区”作为第一战略,聚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好腾笼换业、筑巢引凤、凤凰涅槃的组合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章丘工业转型升级,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工业十强县。
推进腾笼换业。把产业升级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轴,通过强化产业“吐故纳新”,推动落后产能快退出、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壮规模。一方面,章丘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绿色发展空间。近十年来,依法依规清理散乱低效企业3500余家,在全国重点产煤县(市)率先完成煤炭产业整体退出,2021年较2012年万元GDP能耗下降率达到44%。另一方面,聚焦壮大“2+2”产业体系,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十年来累计建成投产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3个,亿元以上项目97个,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底,全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四大产业完成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7%。
着力筑巢引凤。章丘着力抓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聚力实现服务升级、产业集聚。坚持全域统筹、功能提升、产城融合、数字赋能,打造了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刁镇化工产业园两个沿黄合规园区,拥有国家级先进机械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有机高分子材料基地等四块国字号招牌。同时,沿齐鲁科创大走廊和智能制造走廊,建成了八大特色平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依托良好的平台载体,章丘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立足特色优势,编制招商地图,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江河幕墙、华润雪花啤酒、瑞士ABB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章丘,促进了工业的“强筋健骨”。
助力凤凰涅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先后发布工业经济11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设立“企业家日”,建立问需“早餐会”等制度,鼓励引导本土优质企业紧盯产业前沿,大力上新创新,实现二次创业、浴火重生。圣泉集团、伊莱特、明泉集团等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截至目前,章丘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省级研发机构62家。2021年,全区规上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共275家,研发经费投入达49亿元,占GDP比重为3.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3%。章丘高度重视质量品牌工作,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创建体系建设,努力变“贴牌”为“创牌”,变“企业制造”为“企业创造”,变“引进标准”为“输出标准”,目前拥有山东名牌产品40件、驰名商标15件。华凌电缆、圣泉集团等3家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昊月新材料发布实施高吸收性树脂两项国际标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第四家独立承担起草国际标准的企业。
始终牢记嘱托
乡村全域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章丘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县”,在2021年济南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列第1位。近年来,章丘始终牢记嘱托,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积极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乡村全域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党建引领激发动力,全域推进五大振兴,绘就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多彩画卷。坚定走好科技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粮食总产稳定在12亿斤以上,形成了以章丘大葱、龙山小米等“八大名品”、85家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26个国家及省市名牌、45万亩“两品一标”农产品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花样垛庄、诗画文祖等6条特色线路,建设三涧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联动28个齐鲁样板示范村走上了抱团发展的新路,章丘区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率先实行“一员三权多证合一”改革,启动农村“三变”改革,增加村集体收入1.3亿元,分红村达到99个,受益群众7.2万人。
目前,全区53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过20万元,过50万元的达到58.6%。扎实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婚丧移风易俗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出彩人家”全域创建,注重挖掘放大乡土元素,《三泉溪暖》等章丘乡土原型剧全国收视率位居前列。章丘区获评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下一步,章丘将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强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积极构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擦亮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名片。
聚力锻造“章丘铁军”
不断汇聚“天下英才”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近年来,章丘区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服务,持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聚力打造“百脉先锋”、锻造“章丘铁军”、汇聚“天下英才”,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树牢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干部支撑更加坚强有力。章丘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紧紧围绕事业需要选贤任能,区委换届以来调整区管干部152人次,发现和使用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汇聚起济东强区建设的磅礴力量。突出一线选用,建立全程考察、跟踪评价、精准画像的识人机制,把“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作为选用干部的“主赛场”,70%以上新任用干部来自基层和改革发展最前沿。突出系统培养,实施年轻干部“百脉计划”,打造多源储备、复合“育苗”、从严管理、择优使用的培养闭环,分层分类储备优秀年轻干部273名,蓄好“源头活水”。突出正向激励,用好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考核奖励等“硬杠杆”,310余名好干部、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等被提拔任用或晋升职级,撬动干部状态蝶变跃升,“敢创敢闯、善作善成”成为章丘干部的鲜明特征。
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战斗堡垒更加坚实牢固。坚持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部署实施“1226”强基固本工程,配套推出10个制度性文件,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全面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创新推行“四体共建”,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60个,评选“领航书记”20名,支部“1+3”经验做法推向全国,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遍地开花,全区53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50万元以上村达到312个,集体资产过千万村119个、过亿村5个。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工作者375名,专职网格员550名,下沉干部1150名,建设“精治”网格513个,实现“服务+治理”一网兜到底。建成双山大街、汇泉路等红色街区4处,推出“泉新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成立汽车、机械装备等六大产业链联合党委,打造“双创基地”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业社区6个、红色车间100个,覆盖企业550余家,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全面强化基层基础,每年列支1.3亿元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先锋阵地群89处,创新实施“行动支部”工作法,在疫情防控、重点项目一线成立“行动支部”42个,党的肌体“细胞”活力满满,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
树牢唯才是用的鲜明导向,人才活力更加澎湃强劲。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持续开展“百脉英才磁聚计划”,匠心耕耘“百脉汇”人才品牌,全区人才总量突破23万人,两次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坚持“品牌引才”,在全市率先设立人才节、企业家日,投入真金白银做实人才新政25条、青年5条等一揽子政策,自主培养2名国家级人才,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泉城5150人才等293人,合作院士39人。坚持“平台聚才”,高标准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建立中白新材料产业园等八大科创平台,齐鲁科创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被列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章丘复旦联合创新中心等9个校地合作项目落地,集聚优质人才项目157个。坚持“服务留才”,创新党委联系专家、人才服务专员机制,构建“购买、租赁、补贴”人才安居体系,近三年招引全日制博士68人、硕士2517人、大学生2.8万余人。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章丘区委区政府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章丘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努力补短板、惠民生、增福祉,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章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收入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同时注重促进群众多元增收,坚持抓就业、促创业、育产业并举,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329元、26727元,年均分别增长8.7%和9.5%,160个贫困村、1.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章丘区获评全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区。
同时,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成119个老旧小区改造,竣工交付旧城(村)改造安置房77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迁建任务;新建扩建章丘四中新校、中等职业学校等7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多元思维课堂”等成果在全国推广;先后建成东部医疗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等4处重点卫生健康工程,新建扩建54处卫生院所,644处村级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城乡医疗体系更加完善。章丘区获评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和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区。
突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任务牵引,加快升级城区功能,公园绿地达到140余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0.12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5%。持续提升城市软实力,实施中宣部“纪录小康工程”山东省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现场会推广。 着力丰富文化生活,章丘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馆等文明实践阵地600多个,在全省区县率先推出“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推进“文明典范·出彩章丘”“美德健康·文明有章”深入人心,倡导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方桌会”理论宣讲品牌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连年评选“感动章丘十大先模人物”、道德模范、文明典型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城子崖等5处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章丘区被列入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片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
下一步,章丘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全面开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新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阔步迈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雄关漫道,再启征程。章丘将认真贯彻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传承弘扬“闯关东”文化,敢闯敢创、善作善成,全力谱写济东强区时代新篇,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