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上午,佛山剪纸大师饶宝莲第三批收徒仪式,在佛山饶宝莲金铜凿剪纸艺术馆举行。这12位新徒弟都是从经过近3年精心的培育与传授后,以对佛山剪纸热爱,技艺的学习及对佛山剪纸的传继与保护都有着执着追求的众多学子中挑选出来的。
饶宝莲1974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才首徒,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省级代表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南粤工匠等荣誉称号。1995年,身为美术老师的她开始学习与探索广东剪纸。2004年,她毅然放弃高薪剪纸培训工作,以学徒身份投身于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全职从事佛山剪纸艺术的深造与创作。
广东(佛山)剪纸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独特的本土风格,主要有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4大类,其中铜凿剪纸为佛山市所特有。可惜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断层。为了恢复传统铜凿剪纸,经过多方面探索、研究与实践,饶宝莲历尽艰辛、波折,以坚韧的毅力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在师傅陈永才的指导下,终于复活了这项已经失传了30多年的技艺。
饶宝莲致力于创新,吸收了唐卡等多种绘画工艺,并运用阴阳凿的手法来突出作品线条的立体感;同时发掘新材料,创造性地克服了传统材料的弱点、开创了金铜凿剪纸的作品。她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动物花鸟、古典与现代人物、山水风景等等均有涉猎,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巧妙运用夸张、抽象、写实、写意,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突破。简练的线条,多变的剪纸语言,使得她的作品华丽而不做作,简朴而又动感十足,特别是传承了佛山剪纸细腻玲珑的风格,彰显了佛山剪纸明静清雅、严谨工整装饰性强的特点。同时善于兼收并蓄,既有苍劲雄浑的气韵,又有剔透秀丽的特征。2020年9月,创立了佛山市南海区饶宝莲金铜凿剪纸艺术馆,是佛山市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金铜凿剪纸艺术馆。
作为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饶宝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她始终认为,传统文化只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得以发扬光大。饶宝莲非常注重收徒的活态传承形式和传统。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后,从2016年起每隔3年就正式收徒一次,每次12名。现有正式登录入徒弟名册的3批共36人。每次收徒都进行隆重的传统仪式,徒弟依次敬拜师帖,跪拜师公、师傅。师傅把刻刀和蜡板等剪纸匠人必备的谋生工具赠送给徒弟们,寓意师徒剪纸衣钵一体传承。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