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山东临朐隐士村:绿水青山就是致富“靠山”

2020-10-18 18:02:27 来源: 文旅中国

一场传统婚礼在隐士村乡村民宿举办

  10月17日,一场在乡村民宿举办的婚礼热闹非凡——新郎官身着红色马褂站立一旁,新娘子头戴“凤冠霞帔”倚椅端坐,喜婆举着香菜、葱叶给新娘“香香手”“香香嘴”,两个男童端着红色脸盆让新娘“烤烤脚”“烤烤手”,现场欢声笑语,充满喜乐。

  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发生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隐士村。

航拍隐士村

隐士村农家乐

  隐士村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今年9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民宿、农家乐、柿子产业等是该村主要创收来源,通过生态优先、文旅融合、产业兴村,隐士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新郎就是从咱们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回到村里办婚礼是他们小两口早就定好的。今天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都到了,总共在我的餐馆订了13桌宴席。”婚礼仪式结束后,隐士村农家土菜馆“火爆”起来,土菜馆老板冯涛与主人们一道招呼着宾客。“现在天气适宜,正是文旅消费旺季,靠着乡村旅游,我办的餐馆、民宿每周末都人员爆满。”冯涛饶有兴致地说。

  今年65岁的尹化法原是隐士村一名乡村教师,退休后,他将家里4间房屋重新装修改造成为民宿。“房子可容纳下12个人居住,一个床位租金100多元,凭借这门生意,我一年下来收入几万元。”尹化法说。

  这些实例仅是隐士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隐士村乡村民宿

  “由于地理条件差、交通闭塞,几年前,隐士村还是省定贫困村,村民只能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隐士中心村主任刘杰介绍。

  如今的隐士村包括10个自然村、672户,村庄绿树葱茏,民房错落有致,原生态自然景观与淳朴的乡风民情互为表里,结合“停下养生、融入养心”的隐士文化,该村逐步打造成了集观光旅游、农业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游客参观隐士村村史馆

  隐士村的嬗变,来自留住绿水青山、把资源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创新实践。

  刘杰介绍,2015年,在各级主管部门支持下,当地邀请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为隐士村“一线十村”编制整体发展规划。2016年,隐士村乡村旅游正式起步,围绕“隐、柿”理念,当地投资建设村史馆、土特产超市、高档餐厅、精品民宿等基础设施,既改变了村落的整体面貌,亦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打卡”。“村里搞乡村旅游,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村里在建旅游项目全部被冲毁,但上级很快为我们拨付了灾后重建资金,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因此提档升级。”刘杰说。

柿子种植是隐士村一项传统产业

  作为远近闻名的柿子嵧,隐士村除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外,还围绕柿子做文章,拆除村内原始柿棚、养殖棚等,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柿子晾房,成为江北最大的景观柿子晾晒基地。通过“旅游+党支部+合作社+电商+企业+农户”六位一体模式和柿子精深加工、“电商+柿饼”等发展实践,隐士村不断延展产业链,开辟了一条以柿子种植、产品加工、农业开发等于一体的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如今,该村柿饼年产值达4000万元,仅依托柿子种植与深加工这一产业,去年,隐士村人均年收入就达1.8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6.4万元。

  自隐士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后,临朐县积极抢抓机遇,在助力隐士村“文、旅、农”融合发展的同时,亦以“隐士模式”为样本,进一步推动该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发展乡村旅游应破除旅游景点开发面面俱到的旧观念,集中精力策划打造一批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精尖项目,同时,也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柱产业来抓,努力打响文化旅游品牌。”临朐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宋立成介绍,从去年至今,临朐县还先后组织5批、300余人次参加乡村旅游振兴等相关培训活动,通过人才支撑,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进一步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图片均由韩春义拍摄)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