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在抗新冠战疫情的特殊时期去延安安塞采访,原来只知道这里的腰鼓和农民画大名鼎鼎,来后结识了农民企业家高万兵,才让我对安塞不得不更加刮目相看。
高万兵认真研究和探讨陕北民俗文化
高万兵是一个拥有赤子情怀的农民企业家,他爱好文学、摄影、收藏。他的文学、摄影作品曾多次发表在有关报刊杂志上,他主编出版了《毛泽东画册》《圣地延安》《延安旅游指南》《延安日记》《延安红色老照片》等,为延安旅游市场策划设计制作了旅游纪念品80多种。他收藏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图片一千余幅,毛泽东像章六万余枚 ,为延安市邮政局策划设计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首日封纪念封一套十枚。他还先后为贫困大学生捐助上百万元,曾荣获“西部十佳骄子”“西部十佳风采人物”等荣誉称号。
高万兵心中的中国梦就是创建一个大型的毛泽东纪念馆和陕北民俗文化园,使之成为国人常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希望能扩大弘扬毛泽东思想、弘扬延安精神的实际范围和领域,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光发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弘扬陕北红色文化为担当的农民企业家高万兵
安塞黄土高坡上的红色情结
高万兵出生在陕北安塞农村,那时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高万兵的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1948年曾参加过著名的宜瓦、蠕龙、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战役,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用优良的家风言传身教着自己的儿女。在高万兵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油然而生出对毛主席的崇高敬仰和爱戴之情、对人民英雄的敬佩之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高万兵他们村来了一批北京知青。当他第一次看到北京知青佩戴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时,向往不已。从那天起他就一直跟在知青后面“软磨硬泡”,最后终于得到一枚毛主席像章。后来因不慎丢失了这枚像章,让他心里万分难过。从那以后,他就把凡能得到的毛主席像章、照片、宣传画,都仔细地用红布包(卷)好,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从8岁开始,他就开始有意识地珍藏毛泽东像章和照片了,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高万兵在创业和收藏的同时开始重新认识他脚下的这片陕北热土。
正常的工作之余,八小时之外,高万兵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拿上笔记本,挎着照相机,脚蹬自行车,先从毛泽东、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居住过的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等已经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了解起,又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不止一次的参观学习、翻阅资料。后来又沿着毛泽东、党中央到达延安的路线:吴起、甘泉、富县、瓦窑堡、保安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再后来又沿着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到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安塞、绥德、米脂、佳县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还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宜川等地现场观察了四大战役遗址,并到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和七大会议等重要会议会址现场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特别是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地,他每次都是流连忘返,感触深深。
高万兵最熟悉的民间艺术,经过安塞人近40年的精心打造和民间艺人的有效传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被原国家文化部(现文旅部)先后命名为安塞腰鼓之乡、剪纸之乡、民歌之乡、农民画之乡和曲艺之乡的五大民间艺术,被人们尊称为陕北的五朵金花,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进行保护和发展。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和绝无仅有的。
到了2013年,高万兵已经收藏了60000多枚毛泽东像章和1000张照片,这是高万兵花费43年时光精心收藏的。最小的像章只有7毫米,最大的有50厘米,有金属的,有为搪瓷质地的,大大小小的像章后面都有不同的标识,有文字、有时间。高万兵说,“收藏这些珍贵文物,是为了让后人不忘初心,不要忘记那个革命年代。高万兵立足圣地延安、彰显红色魅力、树立红色文化保护意识,让传承不朽的延安精神与传承保护陕北民俗文化关联呼应,与时俱进,受到社会认可和百姓赞誉。
在“不差钱”的日子里多做好事
“陕北是个好地方!”那是三十多年前寒冬的一天,高万兵来到延安清凉山摩崖石刻左侧的诗湾。这里静得可以听到飞鸟鸣叫声和滑翔声。他一边遥望对面高耸入云的宝塔,一边来回挪动脚步,触摸身后栩栩如生的石刻雕龙,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脚下这块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热土,将他的心烤得炽热。他发誓一定要摆脱贫困,实现自己的梦想。
举目回望,仍感到高万兵当年的许多创意都是颇具有开拓性的,可谓是延安红色文化开发的一位先行者。当然,这与当时延安的两个政策性突破有关:一是允许个人在旧址内承包经营延安精神宣传品;二是允许在旧址内举办相关内容的图片展。这在当时也是需要顶着压力去干的,有些情况高万兵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以前都是明确规定不允许的,高万兵是第一个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发挥的人。再加之紧紧围绕“红色主题”别出心裁的系列产品的开发,他便找到了依托圣地资源,适应旅游市场需求、既宣传圣地延安又利于自我发展的巨大商机。结果他取得了预料之中的成功,为延安红色文化走向市场做了有益的探索,带了个好头。
实干兴业,空谈误事。继承陕北人勤劳善良、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高万兵在父母亲和妻子的共同帮助下,创办粉笔厂、承包幼儿园、在多处旅游景点举办展览、到延安中小学办巡回展览、创意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出版图书…… 这些充满辛勤汗水的小生意,高万兵甩开膀子加油干,淘到了第一桶金。这一路走来,他不仅使自己摆脱了贫困,奔向了小康,也扶持、带动、帮助了周围一大批下岗职工、待业青年、退役军人、务农乡亲等,为实现梦想耕耘开拓,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手里有了钱,高万兵想的还是把钱花到红色文化上去。
199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高万兵和延安的收藏爱好者们举办了一次展览活动,将自己收集的300多枚毛泽东像章和200多张毛泽东照片展示了出来。这次活动,使他深受教育和启发,对收藏毛泽东像章和照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先后到西安、郑州、太原、石家庄、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寻找购买毛泽东像章2000多种,达数万枚;照片、画像500多种1万多张,其中有不少是稀缺珍品。高万兵带着收藏品,先后在延安的10多所学校展出,使两万多名师生和家长受到毛泽东思想教育,后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清凉山、枣园、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革命旧址、纪念地展出,深受各地游客的欢迎,参观者达7000多万人次。
2000年毛泽东诞辰107周年之际,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邀请高万兵到江苏举办展览。2002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几位专家来延安考察,观展后对其中不少珍品十分喜爱,从中选出200多幅欲收购。高万兵认为既然是研究毛泽东生活和思想的需要,他就不要一分钱,无偿捐献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并亲自把这批珍贵图片送到北京。
高万兵会通过各种途径收藏毛主席像章和红色文物,索要、购买、调换……“这是我这辈子最热衷干的事情。”高万兵说,“包括毛泽东的照片,他也是四处留心收集,有的还把底片购买到手。2006年,高万兵担任主编的《毛泽东画册》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入画册的近500幅革命历史图片都是他收集购买来的,出版印刷画册的经费也是他筹措的。高万兵个人耗资120万元,引进“中国鼓文化暨中国鼓文化乐园”首期投资15亿元的项目,得到安塞区政府感谢,安塞区政府因此项目组建了安塞文化产业园办公室。此外,高万兵还个人出资37万元,配合中国鼓文化乐园投资商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鼓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为延安和安塞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高万兵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真诚帮助,形成了很好的人际交往圈,助他实现梦想奠定了很好的人脉基础。就在他对收藏的物品进行整理归类、资金做进一步落实、开始选择创办展览馆的地址时,意外得到一条特别有价值的好消息,可以助推他心中蓝图的早日实现。2006年,高万兵得知安塞城北区徐家沟村有一块闲置多年的沙滩地,对外招商引资,他经过多次找专家论证并与农民协商好安置办法之后,于2008年合法合规得到这块近百亩土地的开发使用权。为此,他重返故里,在家乡安塞踏上了实现文化梦想的第二次征程,他期待着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理想早日变为现实。
在“差钱”的日子里坚守阵地
高万兵在文化产业上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尤其是他把文化事业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经验是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的。同时我还了解到,高万兵目前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正在经受着一次人生的历练和洗礼,好在他常说:“经历就是财富”!
话还得接着徐家沟拿地后再创业说起。2008年4月,安塞区政府出台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安置金明街道办事处徐家沟村民。高万兵积极响应号召,投巨资1.3亿元,并于2014年7月代安塞区政府安置了徐家沟村民。高万兵按照协议为安塞区政府安置了徐家沟的村民,解决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可是,政府却没有按照职责和承诺及时转换土地手续,这将他陷入困境长达六年之久,资金链断裂,积累用光,至今都难以自拔,同时还连累到自己很多的亲朋好友跟着一起“背锅”。
事实上,由于安塞区存在招商不安商、不打造营商环境、不履行政府职责、迁就村民、软暴力施政等情况,导致塞上明珠小区项目在安置完村民后烂尾;导致已经入住小区的群众生活无法正常;导致项目负责人有家难回,多重矛盾穿插交织,给安塞一方的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同时也导致安塞区政府在此项目上失信于民。高万兵谈到,他的公司全心投入,合同上的承诺全都落实了,但合作方许诺的优惠政策却没有享受到。合作方在项目实施中不做群众工作,一味迁就村民,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矛盾不断。为了使项目能顺利进行,在安塞区政府的协调下,高万兵的公司光是付给村民无理要求的费用就达到700多万元。又如,2018年春,有单位不经同意从城外运来大量黄土,强行把塞上明珠小区准备施工用的部分建筑材料用黄土掩埋,种上花草。再如, 2020年,塞上明珠小区南侧徐家沟盖河工程,由于工程防护措施不到位,严重危及着塞上明珠小区的河堤安危、危及着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直言不讳的问:“ 高总,因为一个项目,加上不少老百姓的误解,搞得你失去往日辉煌,往日笑声,搞得怨声载道,走投无路,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高万兵(右三)陪同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右二)考究陕北文物
高万兵坚毅沉着:“ 没有什么,顺境让我成功,逆境让我成长!”
沉默良久,我又问:“ 五年艰难困苦,你埋怨过吗?你后悔过吗?”
高万兵望着蓝天,有板有眼回答:“我不后悔,我相信人民政府!”
高万兵接着又说;“我的经历就是我的财富!我坚信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
当记者听到高万兵这么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完全被他的气度所折服,胸怀所感动,记者担心的一个悲剧性采访结尾,竟然一下子被高万兵的豁达所平息了。
记者试问: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搞得你现在是债台高筑、债务缠身,四面楚歌、八方受难,听说你的现状每天连正常休息时间都不能保障、正常社会交往都不好进行,接下来该怎么面对呢?”
高万兵笑着说:“ 路就在脚下,财富就在自己手中。接纳和放下就是解决问题,找到智慧钥匙、开启财富大门的法宝”。
我想再多问一些具体细节,高万兵表示:“具体细节正在策划当中。”
凭直觉感到,高万兵相信党和政府,相信阳光履职,有错能纠,他的合理诉求和心声,一定能得到回应和解决。他的理想创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广。( 龙飞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