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在会上表示,2021年北京在网络治理方面打好文娱综治“组合拳”,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认真开展网络影视剧、短视频、直播领域专项清查,着力营造清朗健康的首都网络文化空间。目前,该信息在网络上引发广大网民热议。
图片来源:新京报
一、舆情爆点
以1月6日0时至1月11日11时为周期,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发现,舆情高点出现于1月7日。
1月7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提出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舆情开始发酵。
当日,@新京报官方微博随后发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半月谈官方微博发文#如何看待炒作腐文化#【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引发媒体转发和大量网民热议,舆情迅速升温并正式进入本次传播高点,信息量近20万篇。
截至1月11日11时,相关舆情信息已形成#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如何看待炒作腐文化#等微博话题。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截至1月11日11时,相关舆情信息量共计267821篇,微博216946篇,客户端30665篇,视频10176篇,论坛6876篇,微信1653篇,网站730篇,新闻705篇,博客53篇,报刊11篇,政务1篇。其中,微博为本次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比为81.01%。
二、媒体观点
针对“北京广电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一事,有媒体从不同角度发表相关评论。
中国日报网-文化频道发文《全面叫停“养成类”网综和“耽改”剧后,观众值得更好的》表示,摆正创作态度和方向,还有很多创新点可以发掘。对明星来说,以道德标准和行业标准去考量,以作品说话,重道德人品,有底线,而不是唯流量论。刚过去的一年,以扎实创作态度完成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影视剧赢得口碑与市场的双赢,认真创作的戏骨们仍引领着行业方向。刚落幕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样的创新综艺,给不被认知的“路人甲”在喜剧舞台上发光的机会,重新被观众和市场发现。打破偶像养成类综艺和耽改剧的吸金法则,在清朗的创作环境下,观众值得更好的。
红星新闻发表评论《全面叫停“养成类”网综和“耽改”剧,还要全面供给优秀作品》称,要看到,即便失去了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视频内容生产仍然有大量的体裁、题材可以去创作,这对一块引起广泛争议与批评的创作领域而言,也并不算是憾事。但在捍卫主流价值观、摒弃内容创作低俗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内容生产的特质——丰富与多元是催生优质作品的“土壤”。这意味着,在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要保护那些立意清新明确,主旨经得起推敲打量的作品,推动更多优秀的作品“补档”。
三、网民观点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对“北京广电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话题的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
(一)赞同北京广电局的全面叫停决定,占比为4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索子爱猩猩:太好了,拍点正常的吧。
@孤守一城静待花开V:终于没有选秀了,害了多少00后,真好。
@Jelena-Ken:很难不支持。
(二)认为该决定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占比为33.3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潇洒有钱是我的:个人不太偏好这个,但尊重别人的喜好。炒作必须要适度,一刀切有点太粗糙。
@xhm新天:宜疏不宜堵,一刀切不可取。
(三)认为任何题材剧目都有好作品,因此,不建议全面叫停耽改作品,而是禁止过度营销,占比为2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咸味儿的芝士:耽改作品可以存在,但真人cp必须严禁。这才是正确导向。
@Alex-Leo-Meng:只要不过度营销,任何题材都有好剧啊!
(四)希望相关方面能全面供给优秀作品,占比为6.6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是xixicici啊啊啊:那多监管督促出点好的影视作品吧。
四、舆情点评
近日,“北京广电局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一事引发众多网民热议,多数网民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部分网民认为该决定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任何题材剧目都有好作品,不建议全面叫停耽改作品,而是禁止过度营销,并希望相关方面能全面供给优秀作品。
近年来,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成为当下热门影视节目类型,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未成年偶像出道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并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和粉丝效仿,对当前的社会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为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树立崇德尚艺的行业风气,相关部门多次发布相关规定遏制行业乱象,其中,2021年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
显然,全面叫停是对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网剧市场的一次降温,也给那些盲目跟风、只追求利益不顾社会秩序的资本和操盘手带来打击,调整影视行业的生产方向,为真正的优质创作提供环境争取资源,催生出更多精品佳作。
此外,我们也希望相关方面在叫停的同时,能重视广大用户合理需求,严格把控导向,提升内容品质,为大众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影视作品,着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文化空间。(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