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德曾赞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否想象过把上海标志性建筑——武康大楼当成一架手风琴来弹奏?城市上空的电线变成了五线谱,流淌着跳动的音符,上海邮政博物馆变成一架巨大的竖琴,衡山电影院门口广场变成了琴键,两位号手在徐家汇天主大教堂前背对背吹着小号……短视频《爵士之城》正是用这一独特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一座令人神往的“爵士之城”,赢得网友纷纷点赞,“爱上了上海”。
9月17日晚,魔都老建筑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杨浦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秀场举行。短视频《爵士之城》获得了最佳创意奖,《东南名园冠——豫园》与《感知老建筑之杨浦图书馆》分获最佳摄影和最佳主题,并与《写作上海❤读作魔都,旗袍短裙穿越千年的彩虹节拍》《魔都老建筑的建造影像![1934年上海百老汇大厦工程纪录]》《走读赉安建筑打开摩登上海》《徐家汇源景区》《梦回清溪》《青浦区博物馆文物保护系列:普济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七部短视频共同荣获十佳精彩短视频。
梧桐树下是上海,石库门间是上海,江南别院也是上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上海。它是时尚的,是浪漫的,是优雅的,是温暖的,也是有历史底蕴的。为了鼓励市民走进上海历史老建筑,解读建筑之美、讲述尘封在老建筑中不为人知的故事、秀出得到老建筑加持的才艺,魔都老建筑短视频大赛自2020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当日正式开始征集工作。
赛事共设置了“老建筑设计‘狮’”“老建筑故事会”“老建筑快闪秀”三个创作子主题。截止至活动结束(7月31日),共征集567件作品。其中,B站up主投稿作品占比71.4%,在B站平台上总点击播放量逾78万次。跟随着这些视频,观众不仅能感受到音乐般和谐的建筑设计,还能推开尘封的记忆,去探寻那些惊艳了时光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的新晋网红杨浦图书馆被人称为“小故宫”,作品《感知老建筑之杨浦图书馆》关注着上海的城市更新,传承海派文化,紧扣老建筑的历史积淀和当代价值主题。“传统的东方歇山二重歇式,现代的西方混凝土结构,因同一个名字碰撞在一起。他叫董大猷。”“这是和玺,这是旋子,这是苏式,分别用于宫殿、庙宇和江南民居,却创新地在此融合到了同一座建筑中。”随着视频画面切换,作者一一解读着这座建筑带给他的触动,讲述着它所独具的上海特色。
《走读赉安建筑打开摩登上海》带领大家欣赏梧桐树下的上海经典建筑——亚历山大.赉安设计的老房子,细细感受建筑上的线条、窗户、阳台等每一个细节。主持人薇薇,喜欢穿梭在上海的各式深巷里,寻找老房子,“在上海的老建筑并不是老破小,他们有着独有的魅力,有些老房子漂亮得说不出话来,我爱着它们优雅而沧桑的容颜。”
AI修复短片《魔都老建筑的建造影像![1934年上海百老汇大厦工程纪录]》纪录了上海百老汇大厦的建造过程片段。视频中,建筑工人们站在箱子或木板上进行高空作业,坐在高空的建筑横梁上吃着饭。镜头穿过那个年代的外白渡桥,黄浦江上停泊着一排排小渔船,扫过外滩、黄浦公园。弹幕不停弹出,观众们跟随视频一边为那个年代劳动者的辛劳和安全揪心,也随着镜头认出俄罗斯领事馆、英国领事馆……作者胡文谷来自北京,他根据南卡罗莱纳大学影像库馆藏胶片,使用系列AI对纪录片进行上色、补帧、扩大分辨率。并选用上海滩最后一代歌后姚莉演唱的《相思梦》作配乐,还原了八十多年前的外滩。视频最后,还用今天的外滩影像作结尾,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
网红职业up主萌爱moi是一位“90后”小姑娘,她以甜美可爱的形象,时尚动感的舞蹈深受网友喜爱。她的作品《写作上海❤读作魔都,旗袍短裙穿越千年的彩虹节拍》把舞蹈带到了武康大楼、石库门和广富林遗址三个老建筑前,踏着“彩虹节拍”跳起动感舞蹈,为老建筑带来了一股新风潮。据悉,该短视频获得了43.1万次播放量。为了拍下这些老建筑的完整容貌,她不仅查阅了不少关于老建筑的资料,还带上了无人机。萌爱moi的视频得到了评委们的欣赏,“时尚的节拍一样可以混搭老建筑,作为背景的老建筑依然美丽,欢迎后浪们来老建筑前跳舞!”跟随者视频,粉丝们也认出了这些老建筑,还有网友表示,有机会将穿上国风服装去老建筑前跳舞。
在这些参赛的视频中,还有不太为人熟知的雕梁画栋的江南旧宅钱孟生宅、始建于宋代,上海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青浦普济桥、杨浦区杨浦树路的工业遗存,以及大家熟悉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名豫园、古猗园、七宝老街等,遍览上海十六个区老建筑。参赛作者们正通过自己对老建筑的感受,描绘着心目中上海的模样。
在外省市人眼中,上海是一座时尚的现代都市,陆家嘴的东方明珠,摩天大厦,四叶草、馄饨皮等线条流畅的现代时尚建筑才是典型上海建筑,而在上海人眼中,上海的夜晚和白天不一样,光影的效果也不一样。“白天是更直观更真实的街道,晚上昏黄的灯光加上阴影,这些街道变得更加神秘而浪漫,这是魔都的神秘感。”短片中有市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