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威海市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 张英合:谋生路手艺出众 献爱心乐善公益

2023-04-07 11:16:43 来源: 文旅山东

天福社区大院,张英合坐在自制的机器旁,边干活边跟一旁的居民说:别急,别急,都给磨哈,咱不讲数量,讲质量,质量到了数量也就到了。

张英合,1963年出生,肢体二级残疾,张家产镇汤村店子村人,在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附近开了一家“广兴皮鞋美容店”,兼磨刀磨剪子之类的手艺活儿。

脑瘫致残,生存有路

张英合儿时患脑瘫,双腿致残,行走困难,长大后依靠拐杖勉强行走。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张英合初中没读完就回村里的地毯厂上班了,他想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他要自力更生,不给家人添麻烦。

镇上开了一家福利厂,专门生产造鞋用的里革,张英合就去了里革厂上班,后来又在皮鞋厂、橡胶厂干过,在橡胶厂他专门磨剪子磨刀,都是平日车间里用着的工具,张英合却能磨出又快又耐用的效果。那时候,张英合就琢磨着,自己干点儿啥,不能就这样在工厂干一辈子吧?

1997年,张英合来到了文登,最开始在凤凰山附近租了一个小店,开了一家修鞋店。一年后搬到了实验中学北边的小区,在临街的门市房开了“广兴皮鞋美容店”,一直干到现在。修鞋店以修鞋为主,可是小区里的老年人多,大家有啥需要的都喜欢来叨叨他,磨刀磨剪子的营生也就顺势而起了。

因为张英合为人随和,手艺又好,豁达乐观,周围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家修鞋店,鞋子坏了,菜刀、剪子不快了,开车也跑来找他,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来,满心满意地回去。

乐善公益,无私奉献

凭着自己的手艺,张英合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困难的时候,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了温暖的手。自1993年到2019年,每年的春天和秋天,他都会骑着三轮车赶去张家产镇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修鞋。

他经常说:人要残而不废,哪怕是废,也要废物利用。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残疾人,多付出一些,多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儿,多帮助别人,我也是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因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很多人都认识了热心的老张,就有残疾人找到他,想跟着他学修鞋的手艺。张英合就会跟来人说:只要手能动,我这个手艺就能学会。但是有一点儿,学手艺不能懒,不勤快是学不到东西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经常跟我出去做公益,做好事儿。不能钻钱眼里不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就这样,张英合相继教会了好几个徒弟,出徒也都去自己支摊谋生活了,他们也像师傅一样,不忘帮助社会上的残疾人,不忘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年来,张英合先后荣获“山东好人”“威海市十佳助残先进个人”“第十二届道德模范”“最美威海人”“第四届威海市道德模范”“威海市自强模范”“威海市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收徒关山,爱心延续

近年来,张英合的身体不如以前,腰椎疼痛让他不能久坐,可他还是会骑着三轮车,带着自制的磨刀磨剪子机器,去各个社区免费为居民服务;带着修鞋的工具,去附近的敬老院为老人修鞋。

张英合说,以前磨剪子磨刀完全靠手靠体力,后来我就琢磨着自己研究一个快捷方便的磨刀工具,就能帮助更多人了。

聪明好动的张英合,拖着残腿,艰难地开始研制磨刀机器了。

修鞋店周围的邻居,经常看到老张在捣鼓着自己的三轮车,捣鼓着机器。不久之后,真的就让老张造出了一台方便快捷的磨刀机器。老张乐了:这下子,能干好多活儿了,咱也是能创造发明的能人了。

但是,面对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张英合也犯难了。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残疾人,行走需要轮椅,他说,孤独对我来说,只有孤,没有独,因为我有老伴儿,也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看望我,关心我,但是我还是想着能有一个人来接手我的这一摊子营生,并延续下去。因为生活再怎么好,剪子、刀是要磨的,鞋是要修的,这些都是生活必需的。

对残疾又失独的张英合而言,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收一个徒弟,希望有一个勤劳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手艺传授给徒弟。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手艺传承下去,既可以谋生,又能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文/邢志浩 视频/威海市文登区残疾人联合会



责任编辑:宗成琳
审核签发:于怀峰